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這幾天小朋友必定收到不少利巿,豬仔錢罌也因而變得「脹卜卜」!可是,除了錢罌,爸媽有沒有察覺他們的肚仔也一樣「脹卜卜」呢?原來小朋友這幾天吃得太多煎堆油角蘿蔔糕,令肚仔脹脹,沒有胃口,要幫他們消消滯了。
為何小朋友在新年期間容易食滯?除了油膩的年糕、角仔、煎堆等賀年食品是「元兇」外,假期不良飲食習慣亦容易令孩子食滯。
假期飲食習慣雜亂所致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牀部趙春玲醫師(中醫兒科)表示,厭食等脾胃問題主要是進食過多、過於雜亂所致,但同時還有其他原因,「例如家長餵食不當,當小朋友不願意吃時,仍不停要他們吃;過年時小朋友常吃糖果、餅乾和朱古力等,影響吃正餐的胃口;還有新春時,家裏都喜歡烹調一些肥肉菜式,且分量多,調味濃,令小朋友減少吃蔬菜和澱粉質,汲取了過多的糖分、脂肪和蛋白質導致厭食。另外一些心理因素,如他們感到壓力和不開心等,也會厭食」。她指小朋友脾胃發育未成熟,比成人易食滯,只要一次吃過量,特別是一些難消化的食物,往後幾天便不願進食。
進食宜定時 忌調味濃雜食多
要避免孩子食滯,趙春玲指家長在農曆新年間也要幫孩子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包括定時定量進食、食物營養均衡、不要使用過濃的調味、飯前不宜給孩子吃太多糖果和雜食,以免影響正餐胃口。「如果小朋友真的食滯了,應給他們清淡食物為主,再逐步恢復正常的食量,而一般的食滯問題也可飲消滯茶紓緩。但若出現屙嘔和發燒等情况,便一定要看醫生。」她又說有些小朋友不知飽,或不懂控制食量,只要喜歡就不停吃,家長要加倍留意,因為他們會比其他孩子更易出現飽滯徵狀。
食滯徵狀包括屙嘔發燒
身為家長,如何得知孩子食滯呢?「小兒食滯徵狀有很多,例如發燒,很多家長誤以為只是感冒引起,這是錯的,食滯也會引致發燒,一般不會太高燒,多在38度以下,只會手腳出現微熱,但也有可能燒至攝氏38.5度以上。其他徵狀包括肚痛、睡不安寧、疲倦、口氣大、厭食、打嗝、肚瀉、放臭屁等,連大便也帶有酸臭味;孩子若不懂說話,他們可能會哭鬧不安,或者會有打人和咬人等煩躁表現。若小朋友嘔吐,在嘔吐物中可能會出現奶塊、未消化的食物、菜粒和肉渣,並帶有酸臭味。」
圖﹕陳淑安、顏燕雯、資料圖片
文﹕顏燕雯
為何小朋友在新年期間容易食滯?除了油膩的年糕、角仔、煎堆等賀年食品是「元兇」外,假期不良飲食習慣亦容易令孩子食滯。
假期飲食習慣雜亂所致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牀部趙春玲醫師(中醫兒科)表示,厭食等脾胃問題主要是進食過多、過於雜亂所致,但同時還有其他原因,「例如家長餵食不當,當小朋友不願意吃時,仍不停要他們吃;過年時小朋友常吃糖果、餅乾和朱古力等,影響吃正餐的胃口;還有新春時,家裏都喜歡烹調一些肥肉菜式,且分量多,調味濃,令小朋友減少吃蔬菜和澱粉質,汲取了過多的糖分、脂肪和蛋白質導致厭食。另外一些心理因素,如他們感到壓力和不開心等,也會厭食」。她指小朋友脾胃發育未成熟,比成人易食滯,只要一次吃過量,特別是一些難消化的食物,往後幾天便不願進食。
進食宜定時 忌調味濃雜食多
要避免孩子食滯,趙春玲指家長在農曆新年間也要幫孩子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包括定時定量進食、食物營養均衡、不要使用過濃的調味、飯前不宜給孩子吃太多糖果和雜食,以免影響正餐胃口。「如果小朋友真的食滯了,應給他們清淡食物為主,再逐步恢復正常的食量,而一般的食滯問題也可飲消滯茶紓緩。但若出現屙嘔和發燒等情况,便一定要看醫生。」她又說有些小朋友不知飽,或不懂控制食量,只要喜歡就不停吃,家長要加倍留意,因為他們會比其他孩子更易出現飽滯徵狀。
食滯徵狀包括屙嘔發燒
身為家長,如何得知孩子食滯呢?「小兒食滯徵狀有很多,例如發燒,很多家長誤以為只是感冒引起,這是錯的,食滯也會引致發燒,一般不會太高燒,多在38度以下,只會手腳出現微熱,但也有可能燒至攝氏38.5度以上。其他徵狀包括肚痛、睡不安寧、疲倦、口氣大、厭食、打嗝、肚瀉、放臭屁等,連大便也帶有酸臭味;孩子若不懂說話,他們可能會哭鬧不安,或者會有打人和咬人等煩躁表現。若小朋友嘔吐,在嘔吐物中可能會出現奶塊、未消化的食物、菜粒和肉渣,並帶有酸臭味。」
圖﹕陳淑安、顏燕雯、資料圖片
文﹕顏燕雯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