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志豪﹕解籤的言論自由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15日 06:35
2013年02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發叔求得下籤,說下籤也是好事,但究竟好在哪裏?

很簡單,這代表,籤筒無造假。


早在何志平2003年求得下籤時,坊間已有爭議,何不預先在籤筒做手腳,把下籤收起,只剩下上中吉籤?

但下籤一出,打破了這個江湖傳聞,足證香港仍然是一個法治的社會,不能為求好結果,便破壞程序,偽造天意。


別小看求籤過程,放大一點看,便是決定這個社會是求真還是弄假的性質。


祖國大陸,為了奉迎上意,結果為先,官員家訪,事先佈置,整條村都是臨時演員,三好家庭,也就是香港人所謂的「洗太平地」;如此則官員傳媒所見,盡皆美善,就像籤筒只剩上中吉籤,但弄虛作假,真實民情,無從得知。


所以才有習近平風雪訪太行山並明言「如能看到真貧便值了」,足證平時見的是「假富」,是造了手腳的籤筒。香港還有真相,此乃好事。


但說真話還有重要前提,便是要「沒有後果」。


發叔求得下籤,傳媒訪問車公廟內的解籤師傅,他們大都三緘其口,當初接受採訪的解籤師傅,也不願意再解釋籤文。傳媒要找到廟外的師傅,才有人敢解釋。


廟內廟外,其實就是體制內外的分別。體制內的解籤師傅,怕禍從口出,連累飯碗;體制外的無所顧忌,暢所欲言。重點是,為何廟內的師傅,會認為多講會出事?


2009年發叔也為香港求得下籤,當時鮮聞解籤師傅不敢解說,難道今天香港社會已經失去言者無罪的氣氛,連解籤的都感受到寒蟬效應,莫不是連車公廟也怕收律師信?

求得下籤的不敢面對困局,解籤的不敢暢所欲言,香港社會被恐懼籠罩,或許這才是下籤的真正意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