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及新民主同盟范國威,日前宣布成立一個聲稱捍衛香港本土文化的關注組織「香港本土」。他們說,簡體字近年在香港愈來愈常見,例如有茶餐廳擺放簡體字餐牌,香港人的口語亦開始「大陸化」,例如農曆新年改口叫「春節」,澳洲城市雪梨改口叫「悉尼」等等,因此決定成立組織,監察香港的「大陸化」情况云云。但這個所謂捍衛本土文化的關注組織,卻支持中英語並用,難道這也算本土文化?還是以捍衛本土文化為名,獨獨排斥內地文化呢?
香港自回歸以來,無論中央政府還是特區政府,從來沒有、相信未來也不會,要求香港使用簡體字、普通話以及內地那一套用語。但隨着中港兩地人民交往增加,不僅香港人偶然在行文時用上幾個簡體字,個別商戶也為了方便內地旅客而用上簡體字,而內地尤其是珠三角一帶居民,也因為觀看香港的電視節目,學會了一些香港人用語,這是文化相互影響的自然過程,那又有什麼問題呢?
據報章報道,這個「毛范」二人組經常「特警」上身,一旦發現有商戶以簡體字代替繁體字就去抗議。香港有個別高級西餐廳的餐牌只有英文,甚至只有法文或意大利文,為何「毛范」二人卻不去抗議,唯獨使用簡體字就去抗議呢?
最諷刺的是,「毛范」二人宣布成立「香港本土」的新聞稿中,強調香港的本土特色包括自由、人權及民主,那個別餐廳使用簡體字餐牌,這是他們的自由及權利,為何「毛范」二人卻如此專制、指指點點呢?
若不是別有用心
便是愚昧無知
事實上,全球70億人口當中,超過15億人是用中文簡體字的,其中不僅包括國內同胞,還包括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華人等等。簡體字的使用率在全球佔有很高份額,目前歐美的大學提供的中文課程都以學習簡體字為主,香港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卻容不下簡體字,這是不是很諷刺,很荒謬呢?使用簡體字跟政治完全無關,為何「毛范」二人卻硬要把它跟「赤化」扯上關係呢?
香港目前有個別用詞跟國內統一,只是為了在個別環節上方便溝通,例如機場的航班顯示牌上,用「悉尼」相信會有更多人明白,除國內同胞外,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的華人都用這個詞。事實上,香港目前絕大部分音譯用詞,都仍然沿用廣東話音譯而不是跟隨地用普通話音譯,例如歐洲足球賽事的報道,只會叫「車路士」而不會叫「切爾西」,叫「大衛碧咸」而不會叫「貝克漢姆」,叫「美斯」而不會叫「梅西」……
近日中港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勢,「毛范」二人在這個時候成立這個鼓吹本土意識的關注組織,還強調雙非、自由行、水貨客以及奶粉荒,讓香港人有「被侵佔」的感覺,這些煽動性舉措,若不是別有用心,便是愚昧無知。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香港自回歸以來,無論中央政府還是特區政府,從來沒有、相信未來也不會,要求香港使用簡體字、普通話以及內地那一套用語。但隨着中港兩地人民交往增加,不僅香港人偶然在行文時用上幾個簡體字,個別商戶也為了方便內地旅客而用上簡體字,而內地尤其是珠三角一帶居民,也因為觀看香港的電視節目,學會了一些香港人用語,這是文化相互影響的自然過程,那又有什麼問題呢?
據報章報道,這個「毛范」二人組經常「特警」上身,一旦發現有商戶以簡體字代替繁體字就去抗議。香港有個別高級西餐廳的餐牌只有英文,甚至只有法文或意大利文,為何「毛范」二人卻不去抗議,唯獨使用簡體字就去抗議呢?
最諷刺的是,「毛范」二人宣布成立「香港本土」的新聞稿中,強調香港的本土特色包括自由、人權及民主,那個別餐廳使用簡體字餐牌,這是他們的自由及權利,為何「毛范」二人卻如此專制、指指點點呢?
若不是別有用心
便是愚昧無知
事實上,全球70億人口當中,超過15億人是用中文簡體字的,其中不僅包括國內同胞,還包括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華人等等。簡體字的使用率在全球佔有很高份額,目前歐美的大學提供的中文課程都以學習簡體字為主,香港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卻容不下簡體字,這是不是很諷刺,很荒謬呢?使用簡體字跟政治完全無關,為何「毛范」二人卻硬要把它跟「赤化」扯上關係呢?
香港目前有個別用詞跟國內統一,只是為了在個別環節上方便溝通,例如機場的航班顯示牌上,用「悉尼」相信會有更多人明白,除國內同胞外,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的華人都用這個詞。事實上,香港目前絕大部分音譯用詞,都仍然沿用廣東話音譯而不是跟隨地用普通話音譯,例如歐洲足球賽事的報道,只會叫「車路士」而不會叫「切爾西」,叫「大衛碧咸」而不會叫「貝克漢姆」,叫「美斯」而不會叫「梅西」……
近日中港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勢,「毛范」二人在這個時候成立這個鼓吹本土意識的關注組織,還強調雙非、自由行、水貨客以及奶粉荒,讓香港人有「被侵佔」的感覺,這些煽動性舉措,若不是別有用心,便是愚昧無知。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