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BSD推出 公司買樓一成減至3%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16日 06:35
2013年02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遏抑樓市的雙辣招,即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在10月底推出以來,至今未有被徵收新稅項的個案,港府認為這反映稅項有助打擊短期投機活動。數據也顯示,針對公司名義及外地人買樓的BSD推出後,以公司買家名義的住物業成交的比例,由去年全年的9.63%,急跌至今年1月的3%。


重申拒港人公司豁免

BSD及SSD雖已推行,但正式條例仍待立法會通過。按有關條例,非本地居民或以公司名義買樓,要繳15%稅款。政府向立法會《2012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提交文件,講解推行雙辣招以來的情况。資料顯示,住宅物業買賣合約,到本年1月已回升到7136宗的水平,但雙辣招幾近趕絕公司買家,1月的成交個案中,公司買家佔3%,一手市場交易個案只有4宗(見表)。


地產建設商會及地產業界已提出,要求政府豁免港人實際持有的公司可豁免交BSD,但政府再重申這「並不合適」,指技術上難防止持有物業的公司股權轉讓,形成借公司名義買樓炒賣的漏洞。港府又指出,稅務局自2010年4月開始,記錄涉及「物業公司」股份轉讓的懷疑炒賣個案,由當時至今年1月,共有979宗懷疑個案,其中1月份也有38宗。


轉股份炒樓 追收近2000萬稅

稅務局亦向涉及轉讓「物業公司」股分的炒樓個案追收利得稅,在2010年至今2012年底,共有33宗,涉及利得稅款1970萬元。


另外,多個團體繼續向立法會提交意見書,香港工業總會指出,不反對政府推出短期性措施冷卻樓市,但指BSD應屬暫時性,當物業市場回復穩定時,便應取消。工總也要求政府關注工商物業租金上升問題,指加租對中小企經營造成沉重壓力。


環保團體環保觸覺則支持政府,指BSD是「梁振英政府上場後難得的一項德政。」團體指以往發展商推新盤,銷售對象非常重視內地人,炒貴本地樓宇,而物業的名稱也要迎合內地人口味,相當「土氣」。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