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張建宗:制訂政策以人為本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16日 12:00
2013年02月16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今天是農曆年初七,又稱為「人日」,中國傳統視之為眾人生日,各地有不同的習俗,其中廣東人喜歡在這天吃「及第粥」,取其狀元及第的寓意;有些地方則吃「七菜粥」,當中少不得芹菜和蔥,取其象徵勤奮和聰明,這反映出中國人認同以個人努力改善生活和取得成就的傳統價值觀。

 

   近日香港社會上有些聲音,擔心這種優良的傳統價值觀漸漸沒落,又關注到現時在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制度能否有效協助有工作能力的受助人自力更生。「綜援計劃」的目的,是協助那些因年老、患病、殘疾、單親、失業和低收入等原因在經濟上無法自給自足的家庭,以入息補助的方法,提供最後的安全網。這些弱勢社群都是很需要我們支援的,而從我接觸的綜援受助人,很多如果能力所及都希望能自力更生,走出綜援網。

 

   我上周到旺角區一幢舊樓探訪了一戶住在「劏房」的單親家庭,了解她們的生活情況,並送上賀年禮物。戶主是一位在內地略受過教育的新移民媽媽,要獨力撫養八歲的女兒,但仍堅持外出工作,透過進修投身保險行業,由於收入不穩定,需藉低收入綜援幫補家計,女兒亦有接受課餘託管服務。

 

   我很欣賞母親努力自力更生,積極面對各種生活擔子的態度,她為女兒樹立了奮發向上的好榜樣。從小女孩向我展示她參加學校運動會贏得獎牌的驕傲神情,我知道只要她們繼續努力,加上我們在各方面多扶一把,她們將會從受助逐步邁向自強。

 

   在2012年12月底,有269,239宗個案(涵蓋418,768名受助人)在綜援計劃下獲得援助,較2011年同期減少了2.7%。當中,絕大部分綜援個案屬於年老、永久性殘疾、健康欠佳及單親等類別,約佔綜援個案總數的85%,單親和低收入家庭領取綜援的個案分別有30,903宗和10,339宗,與2011年12月比較,分別下跌6%和16.1%。至於領取失業綜援的個案,則更連續40個月下跌至23,980宗。

 

   社署一直致力鼓勵及協助健全而又失業或從事非全職工作的低收入綜援受助人,尋找有薪的全職工作,從而達致自力更生。

 

   為優化現時綜援計劃下的各項就業援助計劃,社署於2013年1月起委託非政府機構推行「自力更生綜合就業援助計劃」,以家庭為單位,並按不同類別的健全失業綜援受助人的獨特需要,提供多元化和一站式的就業援助服務,以提升他們就業機會。

 

   在我看來,天天都是「人日」,因為我們作為政策制訂者,時刻都要「以人為本」,尤其是在民生範疇,要盡力確保有需要的人得到所需支援和扶助。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2月16日在其網誌發表的文章。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