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京灰霾驗出危險化學物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18日 20:35
2013年02月18日 20: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科學院研究發現,指華北近期的強霧霾天氣,混合了英國倫敦1950年代煙霧事件的污染物,以及1940年代造成逾800人死亡的美國洛杉磯化學煙霧中主要成分,再加上中國特有的沙塵氣溶膠,是「人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態被破壞的直接後果」。研究指出,控制灰霾應從控制工業排放、燃煤和汽油品質着手。


《中國青年報》報道,中科院近日公布「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的調查結果,指出強霧霾事件是異常天氣形勢造成中東部大氣穩定、人為污染排放、浮塵和豐富水氣共同作用的結果,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但人類污染物排放是主因。


專項組成員、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陳良富說,空氣中原本存在的較小顆粒的污染物遭遇水氣後,變成人們肉眼可見的大顆粒物,造成灰霾。污染顆粒遇到較大的空氣相對濕度後,就會很快發生吸濕增長,顆粒的粒徑增長2倍至3倍,使能見度下降為原來的八分之一至九分之一。


港學者:人為影響更大

項目負責人、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說,本次強霾污染物的化學組成,是英國倫敦1952年煙霧事件和上世紀40至50年代開始的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污染物的混合體,並疊加了中國特有的沙塵氣溶膠。專項組檢出了大量含氮有機顆粒物,王認為這是「最危險的信號」,因為這就是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主要成分之一。美國政府調查發現,石油揮發物(碳氫化合物)和二氧化氮在強烈的陽光紫外線照射下,產生了含劇毒的光化學煙霧。


香港科技大學大氣研究中心主任劉啟漢對本報表示,從成分分析來看,華北的灰霾污染來源主要為汽車、發電廠和民眾的燒煤取暖,人為影響更大。他說,灰霾中的沙塵氣溶膠主要來自沙塵暴,而最近並非沙塵暴高發時期。他還指出,低溫會使空氣穩定度加強,也會加劇污染的程度。


英媒:霧霾如空氣末日

今年以來,空氣污染成為國內外媒體關注焦點。昨日清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又再發布大霧預警,北京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500米,空氣品質為中度或重度污染。英國《觀察家報》昨日整版發表由北京發出的報道,形容北京污染之嚴重可用「空氣末日」來形容。報道指出,污染問題已引起中國政府警惕,關注中國環境問題的美國專家塞利森(Deborah Seligsohn)稱﹕「我很樂觀地認為,這件事情發生在正確的時間,這樣才能促使最多的行動。」


中科院專項組認為,控制灰霾應重點從控制工業和燃煤過程着手,包括燃燒過程的脫硫、脫硝和除塵,同時要高度關注柴油車排放和油品質量。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email protected]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