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上海札記﹕「無人售菜」的考驗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18日 06:35
2013年02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上海金山強豐蔬菜專業合作社去年底推出了「無人售菜點」試點,每天運送近20種新鮮蔬菜到位於普陀區的藍田、華池兩處街市,菜場把蔬菜按品種和數量劃分成每500克1元、2元、3元和4元四個價格區。


由於沒有銷售人員,無人售菜點的菜價比其他攤位便宜大約一到兩成,頗受歡迎。付款則完全靠顧客自覺投幣,自去年底以來,「買霸王菜」的行為微乎其微。鑑於試點情况良好,強豐公司今年1月15日又在普陀區開設了3個無人售菜點。至於未來是否會進一步推廣,則需要視運作情况而定。


前不久因為農民工跌錢被哄搶和地鐵逃票兩件事,讓人覺得上海這座城市中生活着很多不文明且沒有誠信的人;但是無人售菜點的情况並非如此。為什麼同樣是在上海,人們表現出的誠信差異那麼大?無人售菜點以後能否繼續良好運轉、不斷推廣,其未來之路在哪裏呢?


先說第一個問題。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樣本抽取對於研究結果有顯著影響。也就是說,地鐵遍佈整個上海市,乘客來自各個城區各個角落;無人售菜目前僅是試點,買菜者僅僅是試點菜場附近的居民。也就是說,如果無人售菜運作時間更長,更多的人知道這個「買便宜菜」的機會,則暴露出的不誠信行為比例就會更加接近整個社會的平均水平。


長期運作必遇誠信問題

相比於無人售菜點短時期、小範圍的試點,長時間運營且網絡遍布上海的地鐵,逃票問題更能反映生活在上海這座城市中人們的誠信水準。


所以,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將是非常悲觀的。雖然無人售菜點看上去是誠信典範,但如果大範圍推廣、長時間運作後,結果很可能會與地鐵一樣,遭遇愈來愈多的偷菜者;一旦不誠信行為大規模爆發,而運營者又無力通過嚴厲的處罰加以控制,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關門大吉。


這樣的結果,既是誠信的居民最不願意看到的,也是絞盡腦汁為居民提供便宜蔬菜的強豐公司和政府不願意看到。只是,我們又能怎麼辦呢?


高健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