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風電股最差時間已過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19日 06:35
2013年02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踏入2013年,內房及油氣兩大去年大贏家雙雙調整。另一方面,風電接力為其中一個熱炒行業。風場股龍源(0916)、華新能(0958)、大唐新能(1798)於不到兩個月分別爆升32%、48%、67%。設備生產商金風(2208)、中傳動(0658)最多亦曾升37%及48%,但最近1個月回吐不少升幅,至昨天收市只升18%及17%。


究竟風電股是否「齋炒」,抑或是基本面真的會大幅改善呢?我們首先要了解過去兩年所面對的問題,然後分析行業拐點的機遇是否已近。


風電股過去兩年所面對的問題主要有3個,分別是電網限電、風速及CDM價格大跌。當中以電網限電影響最大。話說風電新裝機容量於2007年至2009年前幾年差不多每年翻一番,累積裝機容量從2006年的1300兆瓦,爆升到18,900兆瓦。2010年開始放緩,但仍有37%的增長。然而,2011年新裝機開始往下走,跌7%,到2012年更跌17%。這主要歸咎於電網限電。


2011年新裝機開始下跌

電網公司限電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技術原因,因為風電的穩定性較傳統的火電低,風電太多太急上網會對電網的安全及穩定性構成危險。第二是經濟原因,因風電一般位於較偏遠地區,如要風電上網便要電網額外投資,電網當然不太自願。另一方面,根據大摩的報告,2011年的風速是近30年來最低的。筆者不是天文專家,但從過去30年的風速走勢,發現風速一般於一個範圍內波動,很差的風速年份過後通常隨後會大幅改善,即Mean Reversion。


電網限電為主要行業不利因素

電網限電加上風速大降導致利用小時(Utilization Hours)下跌,變相影響風場的收益及現金流。最後,由於歐洲經濟轉差,過往風場收取的CDM收入大跌,CDM的價格由前年的10歐元,大瀉到不足1歐元。CDM收入佔香港上市風場淨利潤約10%至20%。由於大部分風場的負債水平極高,現金流惡化令他們逼於無耐減低新裝機容量目標,「個餅縮咗」令原本已產能過剩的設備生產商雪上加霜,價量齊跌。


篇幅所限,下回再續。


股飈

[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