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陽五﹕朝鮮是中國的一張「牌」嗎 ?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19日 06:35
2013年02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朝鮮核爆讓本應沉浸在春節喜慶中的中國平添了幾許擔憂,而西方也將怨氣撒向中國,認為北京樂見朝鮮折騰以牽制美日,任由「同志加兄弟」窮兵黷武。這種觀點突顯出國際社會對中朝關係的戰略誤解,讓中方有苦難言。


無論從國家安全還是周邊穩定考量,朝鮮擁核都不是中國所願意看到的。北京官方在核爆之後火速監測東北環境,實際上透露出中國的不滿與擔憂。近年來,肝火過旺的朝鮮與主張和談的中國分歧明顯,平壤頻頻動作怎會是北京打出的「牌」?


對於此次核爆,中國官方儘管顧及與朝鮮的特殊關係,但也以召見大使等方式表明了鮮明立場,官媒還提出減少對朝援助,「無論平壤多不高興,我們也要這樣做」。消息人士說,中國有可能同意聯合國對朝鮮實行新一輪制裁。不難看出,北京正在盡力穩定局勢,明確地向平壤新領導人亮明「紅線」,釋放警號。


而未來朝鮮半島仍存在很多變數,據說朝鮮今年還將進行第4次、第5次核試爆,這種鋌而走險的舉動,或令北京陷入更為艱難的外交平衡困局。一旦局勢達到某種臨界點,中國即便不與西方共舞,至少也要考慮擺脫「綁架」,免受牽累。


中朝走向「正常國家關係」

自上世紀50年代起,中國與朝鮮逐漸建立起夾雜情感、利益與意識形態因素的特殊盟友關係。朝鮮已故兩代領導人訪華時都尤受厚待,中南海高層大多會悉數出面晤談。中國多年來在糧食、能源、技術等方面給予朝鮮大量援助,對化解朝鮮人道主義危機、維護中國東北邊境穩定作用顯著。


而同時,中朝關係60年來也有過多次波折,朝鮮至今不認可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雙方意識形態上的認同關係趨於淡化,中國也曾多次對朝鮮的援助要求說「不」。金正恩上台之後,兩國之間實際上趨於「正常國家關係」,雙方新領導人至今未實現互訪。


中外觀察家應已看到中朝關係的今非昔比。近日內地流傳一則「笑話」,朝鮮說:「大哥,我想做個核子試驗。」中國問:「什麼時候?」朝鮮:「10。」中國:「10個月?」朝鮮:「9、8、7、6……」看似戲謔,卻頗有現實寓意。


而今,那種仍在指摘中國縱容朝鮮的人,或是不當估計北京的影響力,或是有意「激將」,迫使中方做出過激反應而與朝鮮交惡。當然,也不乏僅憑歷史印象仍然視朝鮮為「小弟」的內地線民。


對於中國來說,中朝關係的變化既是考驗,但也不妨視其為重要機遇。脫下特殊友誼的外衣,中國可以正大光明地與朝鮮建立雙向互利關係,變「無私援助」為互惠互利,在堅守外交原則和國家利益的同時增加對朝交往的透明度,贏取國際社會更多理解與支援。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