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蘇偉文﹕迪士尼對旅遊業的意義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20日 06:35
2013年02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本個星期一有一宗令人高興的新聞,就是香港迪士尼樂園公布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在2005年開幕後,經過營運多年後,香港迪士尼樂園業績終於首度錄得盈利,在去年樂園有1.09億元的純利,而入場人次亦創了樂園營運以來的新高。香港政府以往在樂園的投資上,往往被外間批評為當了冤大頭,不單處處受制於美國迪士尼母公司的合約,而且樂園剛開始營運時表現差強人意,政府的投資大有泡湯之勢,到了今天樂園的營運總算上了軌道,可算是有吐氣揚眉之感。


從數字上看,去年樂園的入場人次上升了一成三,營業額亦上升了一成八,但對筆者來說,迪士尼的重要性並不是一個樂園的營運,我們要留意的並不是一個迪士尼樂園的盈虧,而是迪士尼樂園對旅遊業帶來的意義。因為和迪士尼樂園艷羨的業績相對,就是春節期間的世通事件,兩宗有關旅遊業界的消息拼在一起,更讓人對香港旅遊業有所感慨。


定位在高端客戶的策略

首先,就是對旅客的定位。迪士尼樂園對顧客的定位顯然是悉心研究過,目標顧客群定位在中產人士,所以在門票的售價上已反映了這個策略。這個目標顧客的定位,就是要將「不理想」的顧客拒諸門外,不以顧客數目為單一指標,結果可以獲得既定較高階的顧客,這也和一些生意人要賺盡的心態不一樣。這也對香港旅遊業有着啟示:究竟我們的目標旅客是怎樣的類型。我們是選擇旅客愈多愈好的策略,抑或是集中在特定的群組?不要以為這是市場學的初階知識,因為香港近年來因旅客數目上升,業界不愁沒有生意,經營上大有只要滿足旅客數目便可,對目標旅客這個問題已彷彿沒有留意。過分強調旅客數目而忽視目標顧客群的後遺症,現在已陸續浮現,也令香港的旅遊業飽受衝擊。


其次,就是迪士尼樂園的生意模式講求長遠規劃,並不是以和顧客只做一單買賣而已,而是希望顧客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光顧,即所謂的「回頭客」,所以香港迪士尼樂園亦正在研究樂園的擴建,以不停的提升經營規模來應付新增的旅客人數。迪士尼的做法很聰明,因為只有這樣才不致殺雞取卵,一來可以令顧客重複光顧,二來擴建才有新的空間來接待新增加的顧客。反觀香港的旅遊業,業界的一些不良做法,其實只看到一宗生意的利益,而忽視未來行業的發展,尤其是沒有將旅遊業經營規模提升,更是令香港旅遊業停滯不前的做法。現在香港旅客連年增加,已令社會中各項矛盾加劇,迪士尼的經營方式有其值得借鏡之處,尤其是迪士尼不以減價招徠,而是經常研究調整票價,以提升設施及服務質素來令顧客覺得物有所值,一個定位在高端客戶的策略,這應否是香港旅遊業要行之路?


作者是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