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九巴下月17日加價,平均加幅4.9%,較原先申請加幅削減近半,約四分之一乘客每程需多付0.5至0.7元。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稱,巴士路線重疊影響成本效益,政府會大力推動區域路線重組,冀提高效率、改善空氣質素,並紓緩加價壓力,呼籲公眾支持。九巴對加幅表示極度遺憾,企業事務總監陳碧君稱,加幅不足彌補燃油、工資、隧道費上升帶來的成本上漲。
七成路線加少於0.4元
新收費下,九巴平均車費由6.3元加至6.6元,逾七成乘客每程多付不超過0.4元,四分之一乘客多付0.5至0.7元。加幅最高路線為上水往打鼓嶺的79K,由5.3元加至5.7元,加幅7.5%;加幅最低為3%,如荃威花園往港鐵荃灣站的39M,加價0.1元,至3.4元;聯營過海路線則倖免加價。
原申8.5% 張炳良籲支持路線重組
九巴去年11月以油價飈升四成、上半年虧損1520萬元為由,申請加價8.5%,行會昨拍板縮窄加幅至4.9%。張炳良稱,加幅已考慮市民負擔能力,較上次加價至今的通脹率6.31%、以及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變動7.14%為低,預料九巴經營仍艱巨,以油價及路線重疊為最大開支。
張炳良舉例,假如油價每桶下降10元美金,九巴每年可減虧損約1億港元。他認為路線重疊及用量偏低,影響成本效益,冀藉大力推動區域路線重組,提高效率,紓緩加價壓力。
九巴母公司載通國際2011年度盈利2.4億元,九巴錄得經營虧損1780萬元,預料燃油費高企、加上薪酬開支和通脹,2012年度虧損將擴大。
近年九巴每日乘客量持續下跌,由2002年約306萬人次,下跌至去年257萬人次。2011年度車費收入為58.2億元,預計加價後,車費收入每年增約2.9億元。九巴對加幅表示極度遺憾,企業事務總監陳碧君稱,加幅完全不足以彌補燃油、工資、隧道費上升所帶來的成本上漲。
陳碧君說,現時約400條路線中,五成半有迫切需要重組或優化,會與政府及地區繼續磋商,盡快在北區、天水圍、將軍澳、青衣、沙田等地區落實區域重組。
范國威:分拆賺錢業務加價不公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鑑林認為加幅加重市民負擔,逼於無奈接受,冀重組路線降低營運成本。委員會副主席范國威批評九巴將賺錢的廣告業務分拆,再「獅子開大口」申請加價,對乘客不公。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批評加幅勢加重基層負擔,認為九巴應做好路線重組,政府應先看成效才審批加價。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