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人窮一生積蓄覓得蝸居一所,也只想至退休時,仍有瓦遮頭可以安居;但如今供樓開支龐大,港人要另再滾存一筆儲蓄,作退休生活費實非易事。由按揭證券公司推出的「安老按揭」,供55歲或以上人士以自住物業做抵押,以換取每月年金,應付生活之餘,並可終生居住物業。新任按證總裁李令翔表示,目前本港樓價高企,有意申請的準退休人士,宜趁機盡早申請,以鎖定更高年金。
李令翔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人大部分財富被其物業鎖住,安老按揭則可將財富釋放,以物業作為抵押,定期領取年金,應付生活開支,「不用擔心耗盡儲蓄」。此做法亦勝於直接將物業按予銀行,領取一筆過現金,「始終老人家持有大筆現金較為危險,容易花光」。
由於安老按揭的年金金額,是以申請時物業的價值來計算,故李令翔坦言,合資格人士大可趁現時樓價高企申請安老按揭,以領取每月更多的年金。
事主過身後 賣樓餘額仍歸後人
李令翔謂,坊間對安老按揭的最大誤解,為所抵押樓宇已歸按證或政府所用,本港安老按揭與其他地區的最大不同之處,除申請人可於有生之年安住在該物業之餘,當申請人百年歸老後,會以賣樓收益扣除保費及手續費開支,倘有餘額將全數歸屬後人;若樓價大跌,其差額將由按證公司承擔,「風險由按證承擔」,故對申請人而言,安老按揭絕對是進可攻,退可守。故現年52歲的李令翔笑言,「我肯定將來會成為其中一個用家。」
傳統思想上,老一輩大多欲將物業留予下一代,李令翔謂時移世易,有關觀念已有所轉變,「如果仔女夠叻,已經唔使理佢哋」;反之,如子女事業未有所成,為人父母亦不欲加添子女供養負擔,可申請安老按揭領取年金,應付生活開支。
至去年底 共批出316宗
截至去年底,按證公司合共批出316宗安老按揭申請,承做其中約50宗安老按揭的永隆銀行,其按揭及抵押貸款部主管蔡爾全說,目前樓價處於較高水平,政府亦明言欲樓價穩步增長,故認為目前是合適時間,將物業抵押成安老按揭,以鎖定較高年金。即使樓價持續上升,蔡爾全指申請人經計算差額後,大可先終止原先計劃並付清費用,其後再以較高的樓價重新申請,以領取更高的年金。
但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則對安老按揭較有保留,認為有樓「揸手」較有彈性。她亦指出,即使領取年金期間不用負擔樓價下跌風險,但當長者百年歸老後,其利息及手續費等開支就得由後人負擔。她認為如長者沒有後人,又不擅投資理財,而所居住的樓宇樓齡又較舊(安老按揭抵押物業樓齡需於50年或以下),較為適合選擇申請安老按揭領取固定年金。
張佩儀又指安老按揭對中產人士吸引力有限,一來他們資金實力已夠豐厚,另市場亦不乏帶來穩定回報的投資工具,如債券、REIT(房地產信託基金)。
目前患有腦退化症的人士不能申請安老按揭,除非有醫生及律師證明,惟涉及費用亦高昂,但李令翔指出,考慮那些人士對安老按揭或有更大需求,正計劃與醫生、律師等商討合作,提供一條龍服務。
明報記者 馬子豪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