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單親家庭10年增三成 收入下滑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22日 06:35
2013年02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統計處發現,全港去年約有8.2萬名單親父母,人數較10年前大增三成。雖然本港近年就業巿場暢量及推最低工資,但數字顯示單親家庭未能受惠,住戶月入中位數由2001年的11,200元跌至10,450元。社福機構指出,社會對託管服務支援不足,是單親家庭陷入經濟困局的原因。


統計處發表《香港201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單親人士》,指出單親人士(指單親父母)數目由2001年的6.1萬人增加至2011年的8.2萬人,當中約八成為離婚及分居人士。另外,來自內地、澳門及台灣的單親家長比例,由2001年的40%增至2011年的46%,以來自內地的女性,特別是來港7至14年的新移民升幅最大。


單親媽月入中位數9000

統計處表示,離婚數目上升帶動單親父母數目上升,又指居港7至14年新移民升幅,或與過去10年大量婦女持單程證來港有關。


統計處又發現,單親家庭的經濟情况一般較差。單親勞動人口參與率由2001年的64%微跌至63%,最多單親人士從事服務工作及銷售人員、非技術工人及文書支援人員。同時,單親家庭的住戶月入中位數為10,450元,較10年前跌約7%,亦遠低於全港家庭的20,500元。若只計算有工作的單親家庭,可發現經濟問題在單親媽媽身上更顯著。單親爸爸的收入中位數維持於12,000元,單親媽媽則由9400元跌至9000元,與全港家庭的爸爸或媽媽收入持續上升成反比。


靠兒子綜援維生

單親媽媽阿琼是新移民,兒子4歲半,兩年前來港後不久丈夫即告失蹤,只能寄居親友家中,靠兒子的綜援金維生,她很想工作改善家庭環境,但礙於託兒服務不足且收費不便宜而作罷,現積極當義工,「任何人都想工作,不想屈在家」。


同根社促加強託兒支援

協助阿琼的同根社總幹事楊媚表示,單親家庭的貧窮問題在來港7年以下的新移民婦女身上尤其明顯,她們未符合領取綜援資格,加上子女年紀小不便工作,只能與子女同享一份綜援。她認為政府應提供更多類型的工種培訓及加強廉價託兒服務支援。


香港家庭福利會高級主任(調解服務)黃陳子英指出,坊間缺乏對離婚家庭的支援,夫婦離異後往往將照顧子女的經濟和管教重擔,推在擁撫養權的一方。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