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李敏剛﹕細看成為香港之前的香港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14日 06:35
2013年03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文章摘要:

是什麼時候開始,所謂的「70年代」成為了所有香港人——即使是沒有真正經歷過70年代的新一代——所公認的好時代呢?

這是呂大樂着手寫《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所帶着的困惑。你可能會說﹕這不是自然不過嗎?當年政府推動了各種社會福利和城市建設,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改善,自然覺得那是好年代。但呂大樂這個親身經歷過70年代民情轉向的當事人,卻對這個「理所當然,最自然不過」的本土意識和身分認同興起困惑不已;他想說的是,作為70年代的過來人,他所感到的並不是這樣的。


如果由各方面重構當年的社會民情,當年的民情轉向其實出於所有人的意料,這個民情轉向是一個「未解之謎」:民情轉向之前的香港,儘管港英政府大費周章,但社會依然欠缺凝聚力,對公權力的信任低落,覺得香港經濟前途未卜——沒有人會料到,那樣的一個香港,竟然是當代香港人本土身分認同的起點,香港美好時代想像的寄託。《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的信息亦可作如是觀:70年代的所謂成功,其實有太多不能複製的環境因素和機緣巧合,譬如說中英博弈的格局和經濟與人口結構的轉變。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新的環境和一系列新的問題,正如呂大樂在書中分析六七十年代商場文化的興起時,也在末尾留下一句但書——自由行以後內地遊客如何改變香港的消費文化和文化認同,卻是未知之數。


全文見:http://tinyurl.com/b3pgrpg

◆評台網址:www.pentoy.hk

■評台fb:https://www.facebook.com/pentoyhk

作者:李敏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