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將於本周六舉行「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但外國智庫Project Syndicate發表文章指出,這不單未必可以減少用電,反而會令碳排放更多,形容參加者一起熄燈一小時,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環保主義」,文章指各國應投放資源作環保能源研究。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發言人強調,「地球一小時」是一項象徵意義的活動,目的是喚醒市民以至全球人類對環境保育的關注。
WWF:活動具象徵意義
Project Syndicate的文章題為Earth Hour Is a Colossal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地球一小時」浪費龐大時間及能源〉),內容指有關活動原理上是透過全球熄燈一小時,以節省電廠的碳排放,但其實即使全球人類住宅都關燈一小時,涉及的碳排放只相當於中國全國碳排放少於4分鐘。文章指出,即使人人關燈一小時令電力需求銳減,但當活動完結,大家恢復用電,電廠要再起動,所花的碳排放已等於之前所省,並不實際。
本港不少機構將於本周六響應「地球一小時」,超過3300間公司、大廈,以及340間學校等會參與。
WWF:活動具象徵意義
Project Syndicate的文章題為Earth Hour Is a Colossal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地球一小時」浪費龐大時間及能源〉),內容指有關活動原理上是透過全球熄燈一小時,以節省電廠的碳排放,但其實即使全球人類住宅都關燈一小時,涉及的碳排放只相當於中國全國碳排放少於4分鐘。文章指出,即使人人關燈一小時令電力需求銳減,但當活動完結,大家恢復用電,電廠要再起動,所花的碳排放已等於之前所省,並不實際。
本港不少機構將於本周六響應「地球一小時」,超過3300間公司、大廈,以及340間學校等會參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