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念小三的兒子今年由一間寬鬆的學校轉至傳統小學,他和同學相處問題不大,但自上學以來,各科老師時有投訴,原因是他欠交功課、默書表現差、上課喜歡插嘴、搞事等。我已向老師及其他家長道歉,亦已教訓過孩子,天天督促、查核功課,而他也表現得鬱鬱不樂。我很擔心他失去學習動力,我和丈夫之間也因這問題而鬧得不快,他怪我慈母多敗兒,沒可能小學的要求,兒子也應付不來,一說起就喊打喊殺,我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來自學校的高要求、丈夫的責備和不同見解,還有孩子不適應和不當表現,媽媽所受的壓力的確不少。不過,媽媽必須肯定自己在處理此事上,已經盡力調停孩子在學校遇到的麻煩、父子的矛盾,還有盡力協助孩子適應新環境。
雖然這三方面是互動牽連,但我還是建議媽媽分開處理。
因應轉變 培養習慣
1. 學校方面﹕孩子能在新學校裏結交到朋友嗎?孩子能築起新的社交網絡,對於適應新環境有很大幫助。另外,開學後必須重新評估學校的教學程度、方式,以及孩子本身的學習能力、習慣和對新學校紀律要求的服從等有哪些差異。例如孩子以前從未默過書,他可能不知如何準備,媽媽就要幫忙引導;又如處理功課、手冊紀錄要準確,媽媽要在開始時幫助他培養習慣。而學校的紀律規條,家長不妨和孩子查閱和討論一次,確定他明白,好像他在課堂中隨意亂走、插嘴,這不但影響老師教學,也影響別的同學,自己亦可能聽漏而搞錯,做起功課時又會出問題,不如專心聆聽好。孩子明白遵守遊戲規則所帶來的好處,他亦希望得到老師、同學接納他,就自然會提高服從性。
2. 教養共識﹕爸媽必須先有共識,按照孩子的能力和程度,對他的行為設哪些底線,期望他能達到一個怎樣的水平?雙方都要有一致的標準和態度,若朝令夕改或一鬆一弛,令孩子無所適從。媽媽應理解爸爸對孩子表現的要求,分享自己觀察,大家要認定哪些是孩子迫切需改善的地方,定好優次,齊心教導孩子。
按能力定權責學自律
3. 教孩子自理﹕每個人都有惰性,在孩子眼中,既然媽媽替我做了,傭人替我做了,我便不用做,久而久之,他便變得依賴。故媽媽要替孩子重新界定權責,要他學會自理自律。媽媽不妨和孩子好好談談作息時間表,要求他自己的事自己做,遇上問題和困難要想辦法自己解決,然後才向爸媽求助,例如放學回家做功課,他能夠完成就可以自由活動,拖拉不做只會耗掉快樂時光;又如當他遇上困難,要先試試自己解決問題,然後爸媽才替他分析成敗原因和提出參考意見,讓孩子在錯誤中學習新事物,也能得到成功感,提升解難能力,這樣他就更願意及自信地獨立處事了。
資料提供﹕註冊社工李淑輝
來自學校的高要求、丈夫的責備和不同見解,還有孩子不適應和不當表現,媽媽所受的壓力的確不少。不過,媽媽必須肯定自己在處理此事上,已經盡力調停孩子在學校遇到的麻煩、父子的矛盾,還有盡力協助孩子適應新環境。
雖然這三方面是互動牽連,但我還是建議媽媽分開處理。
因應轉變 培養習慣
1. 學校方面﹕孩子能在新學校裏結交到朋友嗎?孩子能築起新的社交網絡,對於適應新環境有很大幫助。另外,開學後必須重新評估學校的教學程度、方式,以及孩子本身的學習能力、習慣和對新學校紀律要求的服從等有哪些差異。例如孩子以前從未默過書,他可能不知如何準備,媽媽就要幫忙引導;又如處理功課、手冊紀錄要準確,媽媽要在開始時幫助他培養習慣。而學校的紀律規條,家長不妨和孩子查閱和討論一次,確定他明白,好像他在課堂中隨意亂走、插嘴,這不但影響老師教學,也影響別的同學,自己亦可能聽漏而搞錯,做起功課時又會出問題,不如專心聆聽好。孩子明白遵守遊戲規則所帶來的好處,他亦希望得到老師、同學接納他,就自然會提高服從性。
2. 教養共識﹕爸媽必須先有共識,按照孩子的能力和程度,對他的行為設哪些底線,期望他能達到一個怎樣的水平?雙方都要有一致的標準和態度,若朝令夕改或一鬆一弛,令孩子無所適從。媽媽應理解爸爸對孩子表現的要求,分享自己觀察,大家要認定哪些是孩子迫切需改善的地方,定好優次,齊心教導孩子。
按能力定權責學自律
3. 教孩子自理﹕每個人都有惰性,在孩子眼中,既然媽媽替我做了,傭人替我做了,我便不用做,久而久之,他便變得依賴。故媽媽要替孩子重新界定權責,要他學會自理自律。媽媽不妨和孩子好好談談作息時間表,要求他自己的事自己做,遇上問題和困難要想辦法自己解決,然後才向爸媽求助,例如放學回家做功課,他能夠完成就可以自由活動,拖拉不做只會耗掉快樂時光;又如當他遇上困難,要先試試自己解決問題,然後爸媽才替他分析成敗原因和提出參考意見,讓孩子在錯誤中學習新事物,也能得到成功感,提升解難能力,這樣他就更願意及自信地獨立處事了。
資料提供﹕註冊社工李淑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