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影子銀行 增長勢頭驚人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21日 06:35
2013年03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影子銀行一詞,沒有官方定義,可用作為分離傳統銀行體系之外的信用中介的代名詞,它能夠參與信用,期限或流動性轉換,並具有信用創造的功能。一般而言,影子銀行包括信託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券商資產產品,地方融資債券及地下借貸。


規模約佔GDP 44%

雖然沒有官方數字,一般估計2012年影子銀行總量大概在22.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水平,佔2012年GDP的44%。其中信託基金佔7.5萬億元,銀行理財產品佔7.6萬億元,券商資產產品佔1.9萬億元,地方融資債券佔1.8萬億元,地下借貸約為4萬億元。從中國信託協會的數字來看,信託資產產品從2007年的1萬億元規模,大幅增長至2012年底的7.5萬億元,同時,銀行理財產品在同期亦由5000億元的總量增長至2012年底的7.6萬億元,增幅驚人。單從以上數字(總量和增速)來看,不難發現為何影子銀行愈來愈受到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融資仍以傳統銀行作主導

雖然看到以上的規模,中國的影子銀行的發展其實只在於其發展的初期。其中的特色是運作相對比較簡單,產品結構複雜程度較低,而且更多集中在企業貸款。影子銀行作為傳統銀行的填補,在機構運作上具備信用創造的條件,但是中國大陸融資市場仍然以傳統銀行體系作為主導,加上資本市場不成熟,因此,影子銀行資金來源和運用受到極大的限制,信用創造功能並不如想像中大。而且,資產證券化的機制在中國大陸亦沒有大力發展,此令影子銀行更多只能發揮期限或流動性轉換的功能。


仍以企業貸款為主

如果與已發展經濟體國家如美國去比較,中國的影子銀行活動相對而言規模較小,但增長勢頭驚人。從2007年至今,中國的影子銀行佔總銀行體系貸款比率,由15%躍升至36%。儘管自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影子銀行活動有所下滑,但從負債水平來衡量,目前美國影子銀行與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相若。中國的影子銀行發展並沒有一步到位。從本質來看,中國的影子銀行活動以企業貸款為主,居民貸款相對很少,這跟美國大部分是以證券化消費相關信貸(房地產按揭和信用卡消費)的結構性產品有所不同。


通過以上陳述(希望不會讓大家覺得太沉悶),大家了解了中國影子銀行的一些發展背景,下周再論其發展展望和相關風險。


何國良

安保投資大中華區股票投資主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