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呂大樂批限帶奶粉思維落後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22日 21:35
2013年03月22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區政府實施限帶奶粉離港,引起內地民眾不滿,港大社會學系系主任呂大樂認為,問題本質是源於構思「一國兩制」時,兩地的主要考慮是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保持相對隔離」,沒考慮融合。呂批評特區政府現對中港關係的思維落後,他認為香港面對有關問題時應想清楚原則,「否則太多事用一種特殊手段、政府手段去做,我想你做到的效果只會事倍功半」。


指構思一國兩制時無考慮融合

中港融合引起爭議,呂大樂說,「我們可能會覺得融合很麻煩,但問題是那是一個頗為自然的過程。」他舉例,在回歸前後很少人會想到內地人會來香港產子,因為本港醫療費用昂貴,但隨內地生活水平上升,內地人來港產子終令醫院牀位不足。隨着「融合」,香港不應只考慮「有否」矛盾衝突的問題,而應着眼「規模」的問題。他批評香港社會對中港關係的思維落後,追不上形勢,建議特區政府應由「被動」「變為另一種形式」去處理中港關係。


對於特首梁振英提出加強內交,有人認為是雙刃劍,呂大樂指出,若香港人因為心中不喜歡內地,而堅持不去內地,但又想「共同管治」,那香港「蝕章的機會會很大」,「因為對家(內地)會要求你(香港)對等對待,例如沒有理由只是你管我(內地)的車,管我的燃油,但我不能管你的事」。


要「共同管治」港人易「蝕章」

呂大樂又認為香港的「核心價值」,不應只着眼在香港「有文明水平」等「咁日常規則嘅事」,他認為在回歸前後港人較珍惜「自由空間」,香港人應想清楚香港獨有的環境。


至於示威場面中有人舉「龍獅旗」被批評,呂大樂說,要先搞清楚舉龍獅旗的人,是想令中方憤怒、想令龍獅旗「重新出現」一次,還是懷念。他說,他在讀中、小學時仍要學習英制的度量衡,鑑於這些經歷,要他「愛殖民政府有啲困難」,而舉「龍獅旗」的人亦要面對這些殖民時期的現實狀况。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