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制度出口」可以是一門很賺錢的生意。最理想的情况,是香港可以以制度的優越賺錢,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資金和人才來港,不過這些資金和人才在來港前,要先付一定的「入會費」(一笑),讓每個一直在港居住的「原居民」多多少少也可有些得益,可能香港社會會是一個較開心的地方。理論上,若一個香港「會籍」可以賣1000萬元(這其實也不算是天方夜談的數字,蓋有內地人在港買一間豪屋,要付的BSD都不止1000萬元),1年賣5000個「會籍」已可收到500億元,可以足夠興建5萬過300呎單位,又或幫助香港最貧困的100萬人解決不少問題,這樣會否是一個皆大歡喜的方案?
香港不斷「趕客」 客戶一去不返
不過,以上只是慧雅跟友好在茶餘飯後拿來說笑的話題,請讀者不要認真看待。今時今日,香港社會的怨氣甚重,若不能偶然妙想天開一下,人是很容易發瘋的。其實,雖然香港的「會籍」曾經應是很值錢,但它的市價可能正在急速下滑。在今天,香港好像「不憂做」那樣「趕客」,即時不會見到很大問題,但再過一段時間,當客戶找到一個更好的地方時,他可能以後都不會回來光顧。
記得約在10年前,在一論壇中,曾有一名上海人,直言和取笑香港人真是笨,明明樓市是港人最大的資產,但政府竟然將之推倒,等同自毀長城。回想起來,當時香港可能是處於最低點,但上海卻可能是處於最高點。在當時,不少香港人可能覺得不知前途如何,但上海人不少卻意氣風發。但10年過後今天又怎樣?世事的發展很多時充滿弔詭。
施慧雅
[email protected]
香港不斷「趕客」 客戶一去不返
不過,以上只是慧雅跟友好在茶餘飯後拿來說笑的話題,請讀者不要認真看待。今時今日,香港社會的怨氣甚重,若不能偶然妙想天開一下,人是很容易發瘋的。其實,雖然香港的「會籍」曾經應是很值錢,但它的市價可能正在急速下滑。在今天,香港好像「不憂做」那樣「趕客」,即時不會見到很大問題,但再過一段時間,當客戶找到一個更好的地方時,他可能以後都不會回來光顧。
記得約在10年前,在一論壇中,曾有一名上海人,直言和取笑香港人真是笨,明明樓市是港人最大的資產,但政府竟然將之推倒,等同自毀長城。回想起來,當時香港可能是處於最低點,但上海卻可能是處於最高點。在當時,不少香港人可能覺得不知前途如何,但上海人不少卻意氣風發。但10年過後今天又怎樣?世事的發展很多時充滿弔詭。
施慧雅
[email protecte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