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明報蘋果下月加價1元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29日 06:35
2013年03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繼去年本地報章《信報》加價2元,據了解,本港多份報章有意在下月起相繼加價。《蘋果日報》昨證實該報計劃在4月7日,由6元加至7元;《明報》亦考慮在下月9日或10日,加價至每份7元。《星島日報》表示,因應成本上升,該報會積極考慮加價。有學者認為,經歷免費報紙熱潮之後,收費報章客源已較穩定,預計加價不會令太多讀者流失。


繼《信報》及《南華早報》於去年及今年初相繼加價,多份報章亦會打破13年零售價凍結的歷史。《蘋果日報》昨表示,紙價和油墨成本持續上升,該報會在4月7日周日起加價1元。


公會盼讀者繼續支持好報紙

香港報業公會主席兼明報集團營運總裁甘煥騰表示,《明報》已13年未有加價,受到工資、運輸等成本上升影響,廣告收益也被眾多報章分薄,加上報紙發行商要求報章調整價格,《明報》計劃在下月9日或10日起加價1元,「新聞自由、採訪自由是香港其中少數的核心價值,希望讀者不要吝嗇1元,繼續支持做得好的報紙」。


至於《香港經濟日報》和《東方日報》至本報截稿仍未回覆。


據了解,除了《蘋果日報》和《明報》,至少有兩份報章亦計劃在4月7日起陸續加價。甘煥騰強調,報章之間沒有統一加價,以免違反競爭條例。


香港報販協會副主席鄧入明表示,報章加價是正常行為,因為10多年未有加價已與時代脫節,相信加價可令報販收入增加。但他同時呼籲,部分大集團及業界不應自動減價以催俗銷量,「近年報紙銷量下滑,消費者不會因為減價買報紙,再減價,業界經營環境會非常困難」。


學者料不影響銷量

浸大傳理學院財經新聞統籌主任馮強指出,據他了解,報館與發行商及報販一般均是「四六分帳」,亦即若一份報紙售5元,報館收2元、發行及報販收3元,相信加價後雙方都會有得益。他指出,過去10年本港出現不少網絡媒體和免費報章,令報界經營困難,但相信目前市場已穩定,願意購買報紙的讀者相信不會受加價1元影響。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認為,報章之間若因為市場競爭,因應對手加價而調整報章價格,並不屬合謀定價或違反競爭法例,「合謀定價可能涉及有書信或坐低討論,現時若某報章公開宣布加價,其他報紙跟從,則不屬違法」。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