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對樓市觸角特別敏銳的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在周二公司業績記者會上被傳媒問及本港樓價已連升10年,樓價是否已見頂、踏入調整周期?李嘉誠回應:「咁多聰明人去投地,地價又比以往更高。」不過,長實近期卻未有投得地皮,那最聰明的地產商,又會是誰呢?
及至本周四,政府公布沙田九肚第56A區(B2地盤)及前北角邨酒店地皮,同時由新鴻基地產(0016)投得,其中九肚豪宅地成交價為14.2億元,每呎樓面地價10,885元,較資本策略(0497)去年中以每呎樓面地價10,551元投得的B5地盤高出3%,刷新九肚56A區內已售5幅地皮的呎價新高紀錄。有評論指新地以高於市場預期價格投得九肚地皮,反映發展商仍看好後市。
新地九肚山地皮優質 出價不算高
不過,大家要留意的是,新地投得的九肚山地皮,一來銀碼不大,二來不設限量或限呎條款,且位置和景觀屬相鄰地皮中最優質的,可看到吐露港海景,每呎1萬餘元地價,實在難以說是高價,新地同系現正開售的錦田樓盤爾巒,首批開售的特色單位,實用呎價要1.3萬至1.8萬多元(建築呎價1萬餘至1.2萬餘元),相比下,九肚山海景地便顯得相宜,發展商出價其實還是審慎的。
說到發展商投地出價變得審慎,市民對樓市的看法也開始出現轉變。除了中原樓價指數在連升4周後首度回跌,反映政府推出雙倍印花稅(DSD)生效第2周,加上3月7日荔枝角新盤一號•西九龍高調減價促銷的影響下,終有業主開始減價。一項由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上周以電話訪問進行的調查,也顯示市民對樓市變得較悲觀。
有關調查成功訪問了753名18歲或以上的市民,結果顯示,95%的受訪者認為現時的住宅樓價水平過高,較去年8月份的同類調查上升了4.3個百分點,表示過低的只有3.2%,亦較去年8月份上升2.8個百分點(表1)。
27%市民看淡樓市 急升16個百分點
在樓價的升跌預期方面,若與去年8月的調查比較,則似乎出現了逆轉之勢,雖然兩次調查均有接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未來1年的樓價將和現時差不多,但今次的調查卻顯示,估計樓價下跌的受訪者百分比較上升的為多,這調查結果跟去年8月的調查剛好相反。在今次調查中,26.7%的受訪者認為,未來1年的樓價將會下跌,較去年8月顯著上升了16.1個百分點;估計樓價上升的則有19.9%,較去年8月下降9.8個百分點(表2)。
很多時,樓市的升跌,除了受到經濟因素所影響,參與者的情緒和看法,也會反過來推動市場的變化,現在市民對後市的評估,和半年前出現了明顯的逆轉:看好的人少了,看淡的人多了,最終會否對近日交投大縮水的樓市構成新的壓力,實在值得關注。
樓市若爆破 影響料低於97
事實上,已開始有分析指樓市正出現調整,但又會否如1997年出現樓市泡沫大爆破?金管局最新一期的《貨幣與金融穩定情况半年度報告》指出,一個樓市脆弱信號是置業負擔能力持續惡化,相比住宅物業價格在2012年升了25.2%,私人家庭入息於同年僅緩慢增長1.7%;過去4年樓價升了超過1倍,但同期私人家庭入息的累計增幅只有20%。
另外,金管局估算的私人住宅價格收入與家庭入息中位數之間的比率於2012年底為13.4(即一般私人住宅住戶,不吃不喝,要以13.4年總收入才可購入一個50平方米的單位),頗為接近1997年14.6的高峰水平;收入槓桿比率亦升至大約60%(收入槓桿比率指一般50平方米單位,以20年期、七成按揭計算的按揭供款,與私人住宅住戶的家庭入息中位數的比率),為過去12年的高位(圖1)。倘若按揭利率大幅上升,例如增加3個百分點,收入槓桿比率將攀至更高水平,接近80%。
金管局計算的兩項比率,反映現時樓價已屬高企,尤幸在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打壓樓市稅項和收緊按揭下,高追入市的成交遠較1997年時為少(圖2),則他日縱使樓市出現大調壓,受嚴重打擊的業主也會較少,對社會和經濟衝擊或可較1997年後為低。
撰文﹕陸振球
及至本周四,政府公布沙田九肚第56A區(B2地盤)及前北角邨酒店地皮,同時由新鴻基地產(0016)投得,其中九肚豪宅地成交價為14.2億元,每呎樓面地價10,885元,較資本策略(0497)去年中以每呎樓面地價10,551元投得的B5地盤高出3%,刷新九肚56A區內已售5幅地皮的呎價新高紀錄。有評論指新地以高於市場預期價格投得九肚地皮,反映發展商仍看好後市。
新地九肚山地皮優質 出價不算高
不過,大家要留意的是,新地投得的九肚山地皮,一來銀碼不大,二來不設限量或限呎條款,且位置和景觀屬相鄰地皮中最優質的,可看到吐露港海景,每呎1萬餘元地價,實在難以說是高價,新地同系現正開售的錦田樓盤爾巒,首批開售的特色單位,實用呎價要1.3萬至1.8萬多元(建築呎價1萬餘至1.2萬餘元),相比下,九肚山海景地便顯得相宜,發展商出價其實還是審慎的。
說到發展商投地出價變得審慎,市民對樓市的看法也開始出現轉變。除了中原樓價指數在連升4周後首度回跌,反映政府推出雙倍印花稅(DSD)生效第2周,加上3月7日荔枝角新盤一號•西九龍高調減價促銷的影響下,終有業主開始減價。一項由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上周以電話訪問進行的調查,也顯示市民對樓市變得較悲觀。
有關調查成功訪問了753名18歲或以上的市民,結果顯示,95%的受訪者認為現時的住宅樓價水平過高,較去年8月份的同類調查上升了4.3個百分點,表示過低的只有3.2%,亦較去年8月份上升2.8個百分點(表1)。
27%市民看淡樓市 急升16個百分點
在樓價的升跌預期方面,若與去年8月的調查比較,則似乎出現了逆轉之勢,雖然兩次調查均有接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未來1年的樓價將和現時差不多,但今次的調查卻顯示,估計樓價下跌的受訪者百分比較上升的為多,這調查結果跟去年8月的調查剛好相反。在今次調查中,26.7%的受訪者認為,未來1年的樓價將會下跌,較去年8月顯著上升了16.1個百分點;估計樓價上升的則有19.9%,較去年8月下降9.8個百分點(表2)。
很多時,樓市的升跌,除了受到經濟因素所影響,參與者的情緒和看法,也會反過來推動市場的變化,現在市民對後市的評估,和半年前出現了明顯的逆轉:看好的人少了,看淡的人多了,最終會否對近日交投大縮水的樓市構成新的壓力,實在值得關注。
樓市若爆破 影響料低於97
事實上,已開始有分析指樓市正出現調整,但又會否如1997年出現樓市泡沫大爆破?金管局最新一期的《貨幣與金融穩定情况半年度報告》指出,一個樓市脆弱信號是置業負擔能力持續惡化,相比住宅物業價格在2012年升了25.2%,私人家庭入息於同年僅緩慢增長1.7%;過去4年樓價升了超過1倍,但同期私人家庭入息的累計增幅只有20%。
另外,金管局估算的私人住宅價格收入與家庭入息中位數之間的比率於2012年底為13.4(即一般私人住宅住戶,不吃不喝,要以13.4年總收入才可購入一個50平方米的單位),頗為接近1997年14.6的高峰水平;收入槓桿比率亦升至大約60%(收入槓桿比率指一般50平方米單位,以20年期、七成按揭計算的按揭供款,與私人住宅住戶的家庭入息中位數的比率),為過去12年的高位(圖1)。倘若按揭利率大幅上升,例如增加3個百分點,收入槓桿比率將攀至更高水平,接近80%。
金管局計算的兩項比率,反映現時樓價已屬高企,尤幸在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打壓樓市稅項和收緊按揭下,高追入市的成交遠較1997年時為少(圖2),則他日縱使樓市出現大調壓,受嚴重打擊的業主也會較少,對社會和經濟衝擊或可較1997年後為低。
撰文﹕陸振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