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首季新股集資80億輸星洲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31日 06:35
2013年03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新股市場首季轉趨活躍,合共有9隻新股在主板上市,然而每隻的集資規模卻較小,令首季集資額只有80.5億元,是2009年後的新低。反而,新加坡交易所單憑一隻豐樹大中華商業信託已集資逾100億元,在首季超越香港。有市場人士認為,港股整體市况仍未算旺盛,而大型國企「買少見少」,亦令集資額被其他交易所超前。


環球股市在首季變得暢旺,多隻新股紛紛把握時間上市。在全球主要交易所內,首季集資額最多的是日本東京,合共有161.3億元,僅輸一個馬鼻的是英國倫敦,期內有160.3億元。新加坡則排第4名,受惠於該交易所歷來最大新股豐樹上市,令集資額達到107億元(見表)。


2009年後集資額首季最少

不過,若單計每隻新股的集資規模,來港上市的新股仍能佔到較前的席位。根據路透社的資料顯示,在亞太區(日本除外)首5隻集資規模較高的新股中,有3隻來自香港。當中包括中鋁礦業國際(3668)、榮陽實業(2078)及添利百勤(2178),分別排2至4位。雖然三者集資額加起來只有53.6億元,只及豐樹的規模一半多少少,但總算是為香港「爭返啖氣」(見表)。


亞太區首5新股 港佔3隻

然而,近年大型國企、集資規模逾百億元的新股,多數已來港上市,對上一隻已是去年底的人保(1339)。「大型新股有許多已在港上市,而之後好像光大銀行般,又因市况差一推再推」。獨立股評人陳永陸認為,大型新股上亦是「買少見少」,而投資者對新股的看法亦有所改變,故稍具規模的新股,反應不算熱烈。再者,大型新股的管理層,又不願在市况差時調低定價,故令不少股份最終未能成功在港上市,令香港的新股集資額較以往差。


曾淵滄﹕國企仍會來港集資

學者曾淵滄認為,香港新股市場首季表現差,主因整體市况差致,要待市况轉好,才能夠吸引更多公司來港招股。他又指出,內地實際上仍有不少可以來港上市的國企,例如最近改組的鐵道部,亦有機會走到香港集資。他表示,港交所(0388)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後,為其中一個方向增加收入來源,但新股集資業務仍是主業之一。


明報記者 岑梽豪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