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五條細則 京嚴二線市鬆長青網文章

2013年04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4月01日 06:35
2013年04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央為樓市調控設下「死線」已至,各個地方政府過去兩日一窩蜂公布「新國五條」細則。然而,廣東、上海等不少地方版調控政策被業內人士轟其空泛抽象、言之無物,就連看似最嚴格的北京「京十九條」,也被指難以實際執行。不過,二三線城市更不濟,北京細則共3623字,大連僅112字。


有分析員認為,新政策「擺烏龍」或許利好短期內房股表現,但也為下半年調控再加碼埋下隱患。截至昨日本報截稿,包括北京、上海、重慶、天津在內13個城市及地區公布新國五條細則(部分內容見表)。不過,除北京將限購擴大至京籍單身人士不得購買第二套房,並明確次日(即3月31日)生效外,各地細則多簡短。


瑞信:短期利好內房板塊

「北京可以說是已公布地方細則中最嚴格、具體、系統的,其他地方政策不痛不癢,對實際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 中指院上海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杜丙國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上海所謂的「嚴禁發放第三套及以上購房貸款」政策,也只不過是舊調重提、意在威懾而並非加碼。「至於房產稅,地方細則更是避而不談:說明他們也知道,推行房產稅的條件並不成熟。」


不過,即便被認為最嚴厲的北京細則,提及飽受爭議的「20%轉讓所得稅」,也僅表示在「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情况下才需徵收,被分析人士認為是延續國務院「新國五條」出台前的規定、仍給買賣雙方留下操作空間;上海、深圳、廣東對交易稅亦只是一言帶過,合肥、大連等二三線城市更完全未提及。


瑞信內房分析主管杜勁松認為,地方新國五條細則總體較想像中溫和,「甚至和國務院想讓限購加碼的意願都不符」,短期內對內房板塊有利好作用。「大部分地方政府都以房價升幅低於居民收入實際升幅作為調控目標,並沒有說房價不能漲。」但另一方面,若新政策形同虛設、使國內樓市繼續升溫,恐將增加下半年調控再加碼的風險。


滬無落實日期 新業主趕過戶

本報記者昨日在上海採訪所見,因該市細則並未明確何時開徵住房轉讓所得稅,「避稅末班車」效應仍在發酵,浦東新區房地產交易中心人頭湧湧。年過六旬的孫伯,昨早9點就從家裏出發辦理過戶手續,直到下午5點都還沒輪到。「(20%的所得稅)說是打擊投機,其實還是拿我們老百姓開刀。這裏排隊的,哪個不是剛需?說官員公開財產這麼多年都做不到,為什麽一說徵稅馬上就實行?」


明報記者、攝影 杜婧 陳悅 滬港連線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