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部委齊曬「三公」 好形式難掩老問題長青網文章

2013年04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4月21日 06:35
2013年04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2013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18日大幕開啟,相比於過去的扭扭捏捏,近80個部委在18日一天內曬出「三公帳單」。從目前情况看,網路上罵聲相比於過去兩年大為減少。不過輿論的平靜並非源於對「好形式」的滿意,而恰恰體現出民眾對這種缺乏判斷標準、沒有驗證可能,且沒有追責安排的「曬三公」活動的無可奈何。


判斷無依據 民眾霧裏看花

過去兩年,每次「三公經費」的公示都是一齣大戲。在眾聲喧囂中,許多人產生了政府支出「可監督」的幻覺。但實際上,當年網絡上之所以會出現高度一致的不滿聲音,和各部委不適應公開透明要求,「三公經費」資料生產過於粗糙有極大關係。


2011年,民眾抓住各部委扭扭捏捏不願公示的態度,認為肯定有鬼。2012年,各方關注的焦點是一些在邏輯上明顯站不住腳的資料。比如說計劃生育幹部出國學習、地震局三公花銷超預報經費等內容。


從中可以看出,內地民眾一直以來都只是在順着「看起來如何」的簡單邏輯,對部委公布的資料做出判斷。對於沒有明顯「硬傷」的具體內容,缺乏進一步分析的能力和判斷依據,就只能是「霧裏看花」。


突破無追責 預算約束力成疑

即便各方對三公經費高度關注,去年中央部門三公經費的花銷依然超過了預算範圍。財政部資料顯示,與2012年年初預算相比,中央本級2012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執行數增加1.11億元。


對此,財政部給出了「國家郵政局新設省級以下郵政監管機構等特殊事項,經國務院批准,增加了一部分『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的解釋,但此舉讓人們對於可靈活調整預算的約束力產生了懷疑。


由於中國總理李克強已經向民眾公開許下了「三公經費只減不增」的承諾,官方因此強調說,將切實提高「三公經費」預算約束力,預算執行中原則上不追加部門「三公經費」預算。


不過,「切實」二字只強調了效果而沒有給出路徑,「原則不追加」亦可能為將來的追加留下後門。


公車半邊天 改革迫在眉睫

在三公經費中,公車相關的費用最為顯眼。從今年中央部門預算看,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費在全部「三公經費」中的佔比高達55%。


如果擴大到全國範圍,公車的問題更為嚴重。中國公車改革的推動者、曾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葉青表示,即使按照最小的口徑計算,中國的公車大概有260萬部。每一輛公車一年的開銷是10萬元,這是最低的門檻,這個總數就是2600億元的開支。如果按照大口徑計算,數字會達到4000億元。


葉青指出,當下還有一個很滑稽的問題,即討論公車費用的時候沒把司機的耗費算進去,這相當於默認是無人駕駛。葉青認為,把現在公車的花銷翻一倍,才是每輛公車真正要花的錢。


葉青強調,中國的車改只要去做,一年節約1000億元是非常可能的。但作為地方領導,車改會得罪很多官員,影響其仕途。因此這一改革需從國家層面推動。


馮其十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