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四川雅安市7級地震導致重大傷亡,數以萬計災民亟待濟助,相信大多數國人都想盡一己之力,協助受災同胞渡過難關。但是,中國紅十字會等內地慈善組織過去一些不當作為,使人對捐助賑災變得猶豫起來,因為過去發生過不少事情,顯示捐款未知如何濟助災民,卻成為貪官污吏斂財的溫牀。不過,各方湧向災區的民衆和物資絡繹於途,說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心仍然熱熾。國人對濟助體制失去信心,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現在繞過體制去救濟災民,成本高、效率低,最終受苦的是災民;現在只有期望民政部發揮領導和監督職能,讓民衆放心捐助,災民切實得益,賑災之後則應徹底檢討並改革現行制度。
中國紅會事故多
挫國人捐款熱情
這次地震發生不久,中國紅十字會在微博發布消息,向社會募捐賑災,但是民間反應激烈,網民紛紛以「滾」字來回應,反映對這個組織的憤怒。歷次天災,國人都表現出痌瘝在抱的強烈情懷,解囊捐資幫助同胞,但是事例證明,中國紅會是否大公無私地把資源用在災民身上?完全有理由質疑。例如5年前汶川大地震,該會收到各界數以十億元計捐款,但是款項去向欠缺透明度,使人質疑箇中會否有中飽私囊情况。特別是前年爆發的「郭美美事件」,這個女士自稱與中國紅會高層關係密切,她在微博貼出不少奢侈品照片,炫耀財富,引起軒然大波,事件雖然不了了之,但是中國紅會的形象受創至深。這次網上世界對中國紅會募捐的激烈反應,緣由在此。
除了中國紅會,過去希望工程、苗圃行動也有過負面消息,都與捐款有關,累積下來,不單內地,在境外(例如香港)對濟助患難同胞,都顯得遲疑起來。另外,除了中國紅會這類慈善組織,官員發災難財,對賑災、重建款項上下其手,中飽自肥也屢見不鮮。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央撥款給災區重建,但是2009年就揭發多達約240名官員侵吞重建公款。綜合這些不愉快經歷,使人對捐助賑災顯得有較大保留。
不過,捐錢意願低迷,不等於國人對地震災胞無動於中,大批民衆攜同物資趕往災區,意圖親自濟助災民,說明國人對賑災外冷內熱的一面。只是,用這種方式幫助災民,成本高、效益低,而且地震過後,災區路况甚差,處處塌方,除了險象環生,最重要是大批民間隊伍湧到,造成交通擠塞,阻礙了正常救援。民衆的熱心,反而成為災民脫險的阻力,這是很大的諷刺。
民政部要求各地各級民政部門不要自行派人前往災區支援,而按目前實際情况,非專業救援人員、志願者等社會公衆現階段勿自行前往災區的呼籲,來得及時。另外,民政部提倡「社會捐助以資金」為主,並承諾「加強救災捐贈數據統計和上報工作,定期在門戶網站公布同級公益慈善組織的數據報送情况」。民政部此舉,是要消解國人對慈善組織的質疑,情勢危急,只能倚靠現行慈善體制來幫助地震災民,期望民政部切實負起監督責任,讓國人安心捐款。
本港力所能及
應該捐款賑災
今次民間對捐錢賑災反彈,實際上說明公益慈善組織和體制都要改革。這次賑災過後,當局應該研議慈善組織的角色和職能,創造條件,使它們的收支會計帳目,經受得起國際最嚴格標準的檢驗,這樣才可以重建形象,讓國人認同它們是可以付託救急扶危的組織,而非官方的分支機構而已。另外,這次賑災信任危機,實際上也是對貪污腐敗的反彈,公權力在國人心目中受到質疑,從這件事,充分說明打擊貪腐、整飭吏治、建立廉潔政府的重要和必要。
至於本港,市民歷來對於內地天災,都熱烈捐獻協助受災同胞,但是今次不但氣氛較冷較靜,對於是否濟助災民,還有不少雜音。特首梁振英宣布由賑災基金向四川省政府提供1億元作賑災之用,對此,除了部分網民意見較極端,表明反對以外,部分立法會議員對內地的清廉制度無信心,擔心捐款未能用在災民身上,因此也有保留。
對內地監管捐款運用無信心,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不過,若因此不捐款賑災,實際上在懲罰災民,對災民來說絕不公平。過去青海發生地震,政府亦曾撥款1億元捐給青海省政府賑災,並無大問題,而且政府對賑災基金撥出的款項有嚴格規管和要求,所以,在同胞遇難,力所能及下,這1億元應該要捐出,以體現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
今次香港紅十字會等本港非政府組織,據知所收到市民捐款也不如以往,情况固然與整體氛圍較冷有關,不過,個別非政府組織被指行政費用過高,蠶食了相當數量的捐款,相信也是市民不再熱中捐款賑災的原因之一。今次事件之後,本港非政府組織也面臨內部優化管理的問題;另外,近年市面團體籌款,可以用氾濫來形容,大大挫損了市民的善心,業界應該厲行整頓,重燃市民的行善熱情。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