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參加了多個年輕人活動,既有中學生和大學生,亦有工作不久的職場新人。有在四大會計師樓的審計員,也有在大企業的管理見習生(Management Trainee)。 既可讓一眾新鮮人拓展人脈,交換職場心得;我亦可以從生力軍的視角了解職場生態的演變。教學相長,相得益彰。
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談笑間,仍然感受到他們心中的一團火。其實,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代都總有表現優秀的一群。
在會計師樓、律師樓做「學徒」的箇中壓力,眾所周知。問其有否退意?反應比我想像中的積極。有趣的是,接受「木人巷」鍛煉最大的阻力,不是工作亦不是上司,而是他們的父母。
「他們看見我經常早出晚歸,周末還要加班,覺得太辛苦。建議我不如轉工,甚至說可以打本給我開小型補習社。」在四大會計師樓工作第二年的朋友說。「不過,我還是想堅持三年,起碼拿到會計師牌,才算是完成一個里程碑。」
「直升機父母」的現象早已由學校蔓延到職場。為人父母當然都想給子女最好。但是,父母心中所想的,子女是否認同?又是否仍適用於他們的世代?
最近與一位資深會計師交換育兒經驗。這位朋友從小到大,學業名列前茅,職場上平步青雲。可是,他卻遺憾雖在傳統的考試制度中脫穎而出,但卻也失去了很多在學時可以發展其他能力的機會,例如創意和社交。
因此,他為女兒報讀了非主流課程的私立學校,希望女兒能走有別於他所經歷的新道路,不要像他當年花了大部分童年的時間「坐定定」去「死記、爛背」。有不少資深教育家也經常指出,學問學問,不能主動去「問」,又怎去做學問呢?
主動性、人際關係及溝通能力,往往不能一蹴而就。在幼童少時便開始引導其性格發展及訓練其語文能力,至關重要。
中高層身價 取決解難能力
作為管理層或投資方,我最重視員工的主動性及語文能力。一間我有份投資的私人公司,曾聘請出身四大會計師行的經理,出任財務總監,協助籌備上市工作。大行出身,會計技術當然有所保證。
不過,有別於專業服務機構的仔細分工,商業機構更需要員工多方面的技能及貢獻。上述的財務總監曾為一份重要合約為董事進行分析撮要。數字上準確無誤,但卻忽略了一條微細商業條款。雖然公司沒有金錢損失,但卻喪失了一些商業上的主動權。
同時,對於中高層管理人員,僱主更期望對方能夠幫助排難解紛(providing solutions),而不僅僅是執行指示(taking orders)。做生意,困難天天有,問題樣樣新。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身價,很大程度取決於其解難能力(problem-solving skills)。
倫敦商學院教授Lynda Gratton的著作《The Shift》(中譯:《未來工作在哪裡?》)預測未來社會將需要跨領域的專才(serial master),創新的連接者(innovative connector)及熱情的經驗創造者(impassioned producer)。面對轉變愈來愈快的社會,職場生力軍除了為應付現在的工作而努力外,更宜多點思考如何邁向下一步。這樣才可以快人一步,更勝一籌。
莫冠業
GNEC投資管理
[email protected]
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談笑間,仍然感受到他們心中的一團火。其實,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代都總有表現優秀的一群。
在會計師樓、律師樓做「學徒」的箇中壓力,眾所周知。問其有否退意?反應比我想像中的積極。有趣的是,接受「木人巷」鍛煉最大的阻力,不是工作亦不是上司,而是他們的父母。
「他們看見我經常早出晚歸,周末還要加班,覺得太辛苦。建議我不如轉工,甚至說可以打本給我開小型補習社。」在四大會計師樓工作第二年的朋友說。「不過,我還是想堅持三年,起碼拿到會計師牌,才算是完成一個里程碑。」
「直升機父母」的現象早已由學校蔓延到職場。為人父母當然都想給子女最好。但是,父母心中所想的,子女是否認同?又是否仍適用於他們的世代?
最近與一位資深會計師交換育兒經驗。這位朋友從小到大,學業名列前茅,職場上平步青雲。可是,他卻遺憾雖在傳統的考試制度中脫穎而出,但卻也失去了很多在學時可以發展其他能力的機會,例如創意和社交。
因此,他為女兒報讀了非主流課程的私立學校,希望女兒能走有別於他所經歷的新道路,不要像他當年花了大部分童年的時間「坐定定」去「死記、爛背」。有不少資深教育家也經常指出,學問學問,不能主動去「問」,又怎去做學問呢?
主動性、人際關係及溝通能力,往往不能一蹴而就。在幼童少時便開始引導其性格發展及訓練其語文能力,至關重要。
中高層身價 取決解難能力
作為管理層或投資方,我最重視員工的主動性及語文能力。一間我有份投資的私人公司,曾聘請出身四大會計師行的經理,出任財務總監,協助籌備上市工作。大行出身,會計技術當然有所保證。
不過,有別於專業服務機構的仔細分工,商業機構更需要員工多方面的技能及貢獻。上述的財務總監曾為一份重要合約為董事進行分析撮要。數字上準確無誤,但卻忽略了一條微細商業條款。雖然公司沒有金錢損失,但卻喪失了一些商業上的主動權。
同時,對於中高層管理人員,僱主更期望對方能夠幫助排難解紛(providing solutions),而不僅僅是執行指示(taking orders)。做生意,困難天天有,問題樣樣新。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身價,很大程度取決於其解難能力(problem-solving skills)。
倫敦商學院教授Lynda Gratton的著作《The Shift》(中譯:《未來工作在哪裡?》)預測未來社會將需要跨領域的專才(serial master),創新的連接者(innovative connector)及熱情的經驗創造者(impassioned producer)。面對轉變愈來愈快的社會,職場生力軍除了為應付現在的工作而努力外,更宜多點思考如何邁向下一步。這樣才可以快人一步,更勝一籌。
莫冠業
GNEC投資管理
[email protecte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