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爭角色無玩伴 先了解勿鬧大(5-8歲)長青網文章

2013年04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4月24日 06:35
2013年04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細女4歲多,比同年孩子高大,在校內一直獲評為積極學習、開朗友善。但早前在聖誕活動上,她和同學爭做小羔羊角色,到處亂跑,不服從指揮,不順意就大哭,破壞大家的興致;之後這一陣子,不知為何諸多不滿,已教她要為人友善、和朋友分享,但今天玩小蜜蜂找伙伴遊戲,竟沒人願意跟她做伴,要老師幫手找,該如何幫助她呢?


現在的家庭孩子少,除了需要父母陪伴,更需要同齡玩伴一起成長。幼兒園是他們開展社交生活的第一步,同齡玩伴能力相若,令孩子體會到玩樂的樂趣,一起玩耍總是更投入快樂。因此,家長們對孩子能否交上幾個好玩伴,分外緊張。


與老師配合 切忌硬碰硬

這年紀的孩子表達情感很直接,喜怒哀樂都放在臉上,想和誰玩、不想和誰做朋友,都毫不掩飾地表達。有些比較內向害羞的小孩,可能受一兩個小朋友拒絕後就感到受傷害,以為全部人都排斥他、不喜歡跟他玩。當孩子投訴「沒有人跟我玩」、「被欺負」,家長不必太過恐慌,亦不宜把事情放大或硬碰硬,只能了解詳情疏導,協助她增進與人相處的能力,才能解除孩子的人際關係困擾。


先安慰孩子,讓她說出事情始末,以了解她對小朋友的看法。如果問題只是孩子間的日常糾紛,便應和她談談有何改善相處的技巧,例如主動打招呼、爭玩具時建議輪流玩兩分鐘等。


家長亦可向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切忌一早認定要找出欺負女兒的孩子,有時反而愈弄愈糟。在此事中,多了解現實情况和請教老師的客觀意見,配合教導孩子,消除隔閡,也可讓孩子學會交友的真諦。


培養積極處事態度

不過,最能解決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不協調的,是要培養孩子對生活採積極的態度,例如參與活動,要對不同角色有認識,做小羔羊固然可愛,但人人都只做羔羊又是否可行?做牧羊人其實也很好玩呀!讓孩子遇事多想處理的方法,父母站在協助位置提供意見,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懂得配合大伙兒,大大增強信心和能力,對人際關係也有正向推動。


對內向畏縮的孩子來說,提升其表達能力尤其重要,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服別人採用自己的建議,或能推己及人耐心明白別人的要求,都有助和友伴愉快地溝通,自然相處融洽,不受排斥和欺負。家長可多和孩子參加小型聚會或到遊樂園,擴大接觸面,增廣見聞,對孩子的人際交往技巧有很大助益。


資料提供﹕如家心理服務臨牀心理學家姜源妮博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