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天全縣新華鄉至今仍未通自來水,但救援供水尚未到達,村民的生活用水要靠鄉村志願者從幾公里外的水井處打水,和自己接下來的雨水解決,洗完臉的水洗腳、洗完碗的水用來喂豬。38歲的村民楊紹芝表示,「大家都是一樣的,我們也不會覺得特別困難」。
救援水未到 接雨解困
在緊鄰着蘆山縣城的天全縣落改村,楊紹芝打開了三個用來蓄水的小水桶給記者看,其中兩個已經空了,只有一個還盛有半桶水。楊表示,災後自來水至今仍未恢復,救援部隊也沒有供水車前往,除了鄉裏面前天派發的1人4瓶礦泉水以外,一家七八口人的生活用水全靠志願者從蘆山縣的水井打水後,一天兩次的用三輪車送來,滿足一家人煮飯、洗臉的要求。楊表示,這些志願者都是隔壁鄉的人,僅僅是因為自己有三輪車和接近水源,才送水過來的,「都一樣,他們也是地震的受害者」。
為防不時之需,家人也會接點雨水來用,洗完臉的水洗腳、洗完菜的水喂豬,天台上積下來的一些髒水,也用來餵豬、餵狗、餵鴨。除了生活用水之外,救援工作也都靠鄉親自己動手。楊紹芝一家現時用的雨棚,也是鄉親們過來幫忙搭起,而此處賑災帳篷同樣嚴重不足。
救援水未到 接雨解困
在緊鄰着蘆山縣城的天全縣落改村,楊紹芝打開了三個用來蓄水的小水桶給記者看,其中兩個已經空了,只有一個還盛有半桶水。楊表示,災後自來水至今仍未恢復,救援部隊也沒有供水車前往,除了鄉裏面前天派發的1人4瓶礦泉水以外,一家七八口人的生活用水全靠志願者從蘆山縣的水井打水後,一天兩次的用三輪車送來,滿足一家人煮飯、洗臉的要求。楊表示,這些志願者都是隔壁鄉的人,僅僅是因為自己有三輪車和接近水源,才送水過來的,「都一樣,他們也是地震的受害者」。
為防不時之需,家人也會接點雨水來用,洗完臉的水洗腳、洗完菜的水喂豬,天台上積下來的一些髒水,也用來餵豬、餵狗、餵鴨。除了生活用水之外,救援工作也都靠鄉親自己動手。楊紹芝一家現時用的雨棚,也是鄉親們過來幫忙搭起,而此處賑災帳篷同樣嚴重不足。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