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買實金不如買紙黃金長青網文章

2013年04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4月25日 06:35
2013年04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黃金價格在上周急瀉,單日跌了160美元一盎司,難得金價有調整,不少內地同胞及港人也趁機跑去各大金舖買金,這幾天經過金行也人頭湧湧,昨日,記者問了多間大型金行,金條已售罄,金條受大眾歡迎,主要是無手工及無佣金費,昨日顧客向金行買入的金粒、金條價為 14,120港元一両 , 而金行收回價13,510港元。不過,買實金成本不低,除有買賣差價外,也要找地方安置,其中現時最小型保險箱每年收費也要450元,除非用作送禮或自用,其實打算低吸黃金,也可以有其他途徑。


不少人喜歡投資實金,今次金價難得有大調整,加上有實金「揸手」,更有安全感,適合投資作風較保守,不太願意承受高風險的投資者,只需直接到金行購買,例如金條或金元寶、金幣等飾金。但當中涉及存放和保安問題,例如要存放到家中或銀行保險箱。但購買實金時,最好有金銀業貿易場標誌,或有貿易場認可字號,否則金行可能會認為成色不足而壓價。


紙黃金沒槓桿 毋須擔心補倉

昨日,大型金行金條金粒入門價每両13,510元,出門價為14,120元,但部分銀行有足金金條買賣價則較金行為低,若精明消費者可以在銀行買入金條,在金行賣出,買賣差價可以減至最少,但記者打去金行查詢,該行售貨員不肯透露收回銀行金條會否有折讓。由於金條近期大受歡迎,只有小部分銀行仍有金條存貨。


現時,恒生(0011)、永亨(0302)、永隆、中銀香港(2388)及上海商業有實金買賣,大家不一定要去金舖搶金,而買賣差價銀行較金舖為低。當然如果趁機選購龍鳳手鐲及其他金飾則另作別論。


另外,若擔心保安問題,紙黃金是其中一個途徑,在恒生銀行開立紙黃金戶口,客戶不可以提取實金,如果想提取實金,可以選擇永亨銀行。紙黃金買賣沒槓桿,投資者不要擔心補倉風險,開設黃金存摺戶口(即紙黃金或簿仔金)是根據黃金價格交易,若不想交收實金,而顧及存放保安問題,則可以考慮不用交收的銀行。


其中上商買賣紙黃金雖不收取費用,但事實上買入價及賣出價已包括相關費用及收費,包括運作、行政或對冲費用及邊際利潤,而買入價及賣出價之差額將不超過4%,假如紙黃金的買入價為100元,其賣出價將不會高於104元。


只限長倉 價升才可獲利

但紙黃金只限於長倉,即金價較買入價升,投資者才可賺取差價獲利。另外,投資者只限於銀行辦公時間內交易,按牌價買賣,因此若在非辦公時間外圍金價急升,投資者也可能會錯過高位套現的機會。若長線看好黃金作為抗通脹工具的話,投資期宜以長線較佳。


投資者要買賣紙黃金需要開設外幣戶口,上商則需要開設證券戶口。故投資者要趁低吸納黃金,也要留意辦理相關開戶手續需時。紙黃金並非保本產品,以及不受香港的存款保障計劃所保障。故萬一銀行倒閉,投資者要承受相關損失。


ETF貼市最合短炒

如投資者想追貼黃金走勢,其實可以選擇黃金ETF(交易所買賣基金),黃金ETF沒有槓桿效應,屬於較低風險的投資產品。以倫敦金孖展為例,投資經驗淺的散戶未必適合,因為當中涉及槓桿,跌市時更有被斬倉風險,好像上周的金價大跌,便可能輸掉全數按金,黃金交易所買賣的基金(ETF)等同買賣股票,以追蹤金價為目標的SPDR 金ETF(2840)來說, 若金價升100%,ETF回報一般也有99.6%,因要扣除約0.4%的買賣成本。惟同樣受交易時間限制。當然除SPDR黃金ETF外,也有ETFS實物黃金ETF(2830)、價值黃金ETF (3081)及恒生人民幣黃金ETF(83168) 。投資黃金ETF屬中長線,因此短線的波幅對他們影響不大。黃金ETF 買賣成本和風險,較投資其他黃金產品為低。


明報記者 龍彩霞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