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擒縱系列、新機芯、新物料……每一年表展,大家都會問一條問題﹕有什麼「新」表?雖然新的東西不一定比舊的好,但每一個新的細節,都象徵着設計師、表匠將腕表極限推到更高所下的苦功。
Omega 玫瑰紅金
Sedna是品牌獨家研製的新合金,混合金、銅及鈀3種元素。Sedna是18K紅金,即含有最少75%成分的金,其獨特的玫瑰紅色來自當中所蘊含的銅,至於鈀則確保Sedna的玫瑰紅色澤持久不變。名稱源自海王星以外的一顆小行星的名字,與愛斯基摩Inuit人傳說中居於北冰洋海底的女神同名。此小行星是太陽系中表面顏色最紅的天體之一,與Sedna合金的紅金顏色相對。
■Constellation Sedna腕表
Zenith 芝麻鏈扭力
新款哥倫布腕表,除了以高擺頻機芯將時間分割為同等區段、以重力控制系統抵消地心引力對走時準確度的影響外,首次加入了芝麻鏈傳動裝置。當機械腕表動力減弱時,游絲振動擺幅會變小,影響腕表走時。芝麻鏈傳動系統在發條盒以外加入了寶塔輪螺旋結構,由芝麻鏈連結。當腕表運行,發條盒釋放的能量和芝麻鏈的扭力會互相補充,確保游絲時刻能夠接受相同的能量,令走時更精準。
■Academy Christophe Colomb Hurricane腕表
Chopard 跟汽車結合
汽車跟腕表一樣,也是男士沉迷的玩意。Chopard新表結合兩者概念,搭載L.U.C 04.02-L機芯,機芯上的鏤空設計仿效了賽車進氣口的形狀。時針和分針以中央指針的形式呈現,動力儲存位於表盤左側,看起來類似燃油表,秒針安裝在陀飛輪上,看起來像一個車速儀。即使是手工鱷魚皮表帶上的紋理及縫製處理,也是回顧1960到1970年代賽車座椅的風格。
■Engine One H腕表
Corum 雙上鏈系統
Ti-Bridge是品牌近年的主打系列,剛發表了搭載首枚同軸自動上鏈系統機芯的腕表。雙上鏈系統設有兩個同軸自動轉盤,透過傳動軸互相連接並作平行移動,不受旋轉方向影響。置於9時位置是由陶瓷製造、毋須上潤滑劑的球形軸承裝置,讓自動盤無論向哪個方向移動,都能提供足夠的上鏈動能。
■Ti-Bridge Automatic Dual Winder 腕表
Girard-Perregaux 恆定動力
動力傳遞過程關鍵並非擒縱速度或擺頻,而是穩定性,然而一般腕表使用的瑞士槓桿擒縱有一缺點,就是無論發條鼓傳來多少動力,它只能夠將相同的動力送至擺輪,當發條鼓動力慢慢消耗,擺輪擺幅亦會隨之下降,令走時愈來愈慢。GP在擒縱系統中加入一條極幼的彈性矽質游絲,儲存來自擺輪的極微小動力,至臨界點時便彎向另一邊將動力送回給擺輪,這過程不受發條動力變化影響,每次都向擺輪輸出相同動力,令腕表保持走時準確度。
■Constant Escapement腕表
Harry Winston 三層陀飛輪框架
由懷表時代流傳至今,陀飛輪是抵抗地心吸力對游絲影響的重要零件。在最新的史詩陀飛輪腕表中,擺輪放置在3層的旋轉框架中。內層每45秒轉動一次;中層框着內層旋轉框,每75秒轉動一次;最外層的旋轉框以每300秒一圈的穩定速度旋轉。三重旋轉框架的角度和速度都不一樣,確保地心引力在任何時刻都不會擾亂游絲的穩定「心跳」。
■Histoire de Tourbillon腕表
Omega 玫瑰紅金
Sedna是品牌獨家研製的新合金,混合金、銅及鈀3種元素。Sedna是18K紅金,即含有最少75%成分的金,其獨特的玫瑰紅色來自當中所蘊含的銅,至於鈀則確保Sedna的玫瑰紅色澤持久不變。名稱源自海王星以外的一顆小行星的名字,與愛斯基摩Inuit人傳說中居於北冰洋海底的女神同名。此小行星是太陽系中表面顏色最紅的天體之一,與Sedna合金的紅金顏色相對。
■Constellation Sedna腕表
Zenith 芝麻鏈扭力
新款哥倫布腕表,除了以高擺頻機芯將時間分割為同等區段、以重力控制系統抵消地心引力對走時準確度的影響外,首次加入了芝麻鏈傳動裝置。當機械腕表動力減弱時,游絲振動擺幅會變小,影響腕表走時。芝麻鏈傳動系統在發條盒以外加入了寶塔輪螺旋結構,由芝麻鏈連結。當腕表運行,發條盒釋放的能量和芝麻鏈的扭力會互相補充,確保游絲時刻能夠接受相同的能量,令走時更精準。
■Academy Christophe Colomb Hurricane腕表
Chopard 跟汽車結合
汽車跟腕表一樣,也是男士沉迷的玩意。Chopard新表結合兩者概念,搭載L.U.C 04.02-L機芯,機芯上的鏤空設計仿效了賽車進氣口的形狀。時針和分針以中央指針的形式呈現,動力儲存位於表盤左側,看起來類似燃油表,秒針安裝在陀飛輪上,看起來像一個車速儀。即使是手工鱷魚皮表帶上的紋理及縫製處理,也是回顧1960到1970年代賽車座椅的風格。
■Engine One H腕表
Corum 雙上鏈系統
Ti-Bridge是品牌近年的主打系列,剛發表了搭載首枚同軸自動上鏈系統機芯的腕表。雙上鏈系統設有兩個同軸自動轉盤,透過傳動軸互相連接並作平行移動,不受旋轉方向影響。置於9時位置是由陶瓷製造、毋須上潤滑劑的球形軸承裝置,讓自動盤無論向哪個方向移動,都能提供足夠的上鏈動能。
■Ti-Bridge Automatic Dual Winder 腕表
Girard-Perregaux 恆定動力
動力傳遞過程關鍵並非擒縱速度或擺頻,而是穩定性,然而一般腕表使用的瑞士槓桿擒縱有一缺點,就是無論發條鼓傳來多少動力,它只能夠將相同的動力送至擺輪,當發條鼓動力慢慢消耗,擺輪擺幅亦會隨之下降,令走時愈來愈慢。GP在擒縱系統中加入一條極幼的彈性矽質游絲,儲存來自擺輪的極微小動力,至臨界點時便彎向另一邊將動力送回給擺輪,這過程不受發條動力變化影響,每次都向擺輪輸出相同動力,令腕表保持走時準確度。
■Constant Escapement腕表
Harry Winston 三層陀飛輪框架
由懷表時代流傳至今,陀飛輪是抵抗地心吸力對游絲影響的重要零件。在最新的史詩陀飛輪腕表中,擺輪放置在3層的旋轉框架中。內層每45秒轉動一次;中層框着內層旋轉框,每75秒轉動一次;最外層的旋轉框以每300秒一圈的穩定速度旋轉。三重旋轉框架的角度和速度都不一樣,確保地心引力在任何時刻都不會擾亂游絲的穩定「心跳」。
■Histoire de Tourbillon腕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