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diy驅蚊法寶長青網文章

2013年04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4月28日 21:35
2013年04月28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春雨連綿,處處積水,加上天氣逐漸回暖,蚊子活躍起來,伺機行動。


在室內,冷不防被牠躲在某處偷襲,在戶外,更是防不勝防。


被蚊子咬一口,紅腫一片,痕癢難當,還要擔心會否染上瘧疾、登革熱和日本腦炎?

不論是蚊怕水或止癢膏,是直接接觸皮膚的東西,一般驅蚊用品成分複雜,又有很多你我都不太懂的化學成分,不如參考綠人工作室的陳佩貞示範,自製驅蚊產品,清楚成分,用得安心。


陳佩貞(阿貞)90年代初已在「綠田園」擔任導師,一直熱心環保工作,早年成立綠人工作室,開辦不同工作坊。興趣多多的阿貞,以有趣角度看大自然,早前曾教人製作廚餘盆景、檸檬芽森林、用蛋殼做培苗杯,又會自製薯仔麵、彈牙涼粉,近日蚊子出動,自言為蚊子頭號目標的她,自製一系列驅蚊產品,希望「失血」情况減至最低。


阿貞經常在戶外工作,被蚊叮是等閒事,對蚊子喜好甚了解,「體溫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多、出汗,也會令蚊盯上你」。特別是流汗,蚊子通過氣味來追蹤覓食,在戶外地方活動,或做完運動汗量多,加上體溫升高,容易被蚊子鎖定為目標。「小朋友經常被蚊叮,很大原因是它們經常周圍走,符合以上三種條件。」阿貞說。


留意避蚊胺濃度

為了避免蚊子騷擾,人們使用各種驅蚊劑,坊間驅蚊產品五花八門。避蚊胺(DEET)為多種驅蚊、驅蟲產品的常用成分。化學物避蚊胺,可有效令蚊子不敢埋身,但使用過量或對身體有害。據衛生署資料稱,成人使用的避蚊胺濃度不應高於35%,2個月以上大的小孩則不應高於20%,而兩個月或以下幼兒,則不應使用任何含有避蚊胺的驅蚊劑。有藥劑師指出,百分之五濃度的避蚊胺已有驅蚊效用。部分產品為加強驅蚊效果,增加避蚊胺的濃度,標榜只需塗一次,「隨着我們流汗,會冲淡避蚊胺,要再塗正常不過,坊間有些避蚊胺濃度高達80%,強調塗一次就不用再塗,如此高濃度,我通常建議人們不要買」。


另一殺蟲成分除蟲菊酯是天然的除蚊蟲劑,但產量有限,市售的大部分蚊香環、液體電蚊香、電蚊香片,所含的是擬除蟲菊酯的人工合成化學物,液體電蚊香更含有機溶劑,據漁護署資料顯示,擬除蟲菊酯對魚類和水生生物毒性強,因此要小心使用。


崇尚綠色生活的阿貞,不愛使用這些化學產品,什麼也愛親手做的她,驅蚊劑當然不例外,「天然植物含有特別香氣和驅蚊功效,何不自己動手做?」阿貞示範的驅蚊用品,全部採用天然原料,製作過程並不複雜,部分植物更可自己種植。


蚊香蚊膏工作坊

佩貞和你分享驅蚊小貼士,工作坊上示範蚊香及蚊膏製作,參加者可帶走堂上製作的艾草蚊香及止痕驅蚊膏。


日期:5月25日(六)、5月29日(三)(另加開5月26日工作坊,由中藥園導師負責)

時間:早上10時至中午12時半

地點:賽馬會老圍中藥園(荃灣老圍村二坡)

費用:$120(包括導師費及材料費)

名額:12名

查詢:3488 0031

文 李佩雯

圖 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編輯 蔡曉彤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