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本媒體反應長青網文章

2013年04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4月29日 06:35
2013年04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1.共同社社評節錄:「拘泥於主權 過於陳腐」

日本舉辦「主權恢復日」紀念活動,安倍這麼做顯然還是有些冒進了。拘泥於「主權」的做法已過於陳腐。那種認為國家主權不可侵犯,在國內則可以為所欲為,不必聽從他國的想法,在20世紀後已不適用。世界正試圖超越「主權國家時代」。


《舊金山和約》簽字時留下的種種問題如今正集中爆發。由於當年只是和美國為首的自由主義陣營簽署了「局部和約」,日本與蘇俄至今尚未簽署和平條約;另外,《舊金山和約》簽署儀式後,時任首相吉田茂獨自一人在附近的美國陸軍基地簽署了《日美安保條約》,美軍基地至今依然給沖繩縣民造成沉重負擔;日本在和約中接受了遠東軍事法庭的審判結果,儘管如此,日本的閣僚們仍然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絲毫不覺異樣。


尚未與蘇俄簽和約

日本一邊在與鄰國領土爭論中宣揚「法治」,一邊卻採取似乎無視自己簽署的條約的行動,這是否合適?將沖繩民眾稱為「恥辱日」的日子單純作為「主權恢復日」加以慶祝,相信大部分日本人會覺得難以理解。


2.《日本經濟新聞》社評節譯﹕「未梳理喪失主權的原因」

61年前的今天(周日),《舊金山條約》生效。政府首次舉辦紀念儀式。我們應如何回應?


1997年,一批主張政府舉辦「主權恢復日」紀念活動的學者舉行集會,參加者當中不少認為二戰是「聖戰」、東京審判的判決不當。如果今次政府舉辦的活動是這種思維的延伸,那肯定會令許多國民不解。


回溯發動戰爭的歷程方為出路

到底日本為何喪失主權?是否日本就是正義的一方,只因力有不逮而戰敗?還是日本選擇錯誤道路所致?日本對於戰爭責任何在態度曖昧不清,導致戰後68年來與周邊國家紛爭不斷。


如果能回溯發動戰爭的歷程,就能找到與中韓改善關係的方法。


至於沖繩對紀念活動反感,其心情亦有必要去理解。


不過,日本為爭取恢復主權,與美國展開持久漫長談判,絕不能忘記。為何沖繩的問題不能解決?讓國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機會愈多愈好。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