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電科環:脫硝潛在市場達800億長青網文章

2013年04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4月29日 06:35
2013年04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空氣污染情况嚴重,引來全國對發電廠環保標準的關注。政府早在去年已發布了排放標準,規定全國火電廠為電廠增設脫硫及脫硝裝置。然而,國電集團旗下的國電科環(1296)表示,至今全國還有大部分電廠未進行改裝,估計五大發電集團在明年限期前,還要為此投入逾400億元(人民幣.下同)。


數年間脫硝業務料年增50%

自去年1月1日起,新建火力發電鍋爐及燃氣輪機組,需要執行新的排放標準。而現有機組則要在明年7月1日前改裝。在去年12月又發布電價補貼,宣布對所有安裝脫硝設施的火電機組,每發電1千瓦時,給予0.008元補貼。


然而,國電科環執行董事王鴻艷指出,電價補貼根本不足以彌補60萬千瓦以上機組的營運成本,以致去年大部分電廠都在觀望。她指出,現時全國8.2億千瓦裝機容量中,逾7億千瓦還未進行改裝,當中五大發電集團,即國電、中電投、華能、大唐及華電佔超過一半。以每千瓦100至120元成本計算,估計還未開發的市場規模達800億元。「我相信,今明兩年將是脫硝業務爆發期。」


國電科環去年環保業務的收入為58.55億元,當中脫硝佔26億元,佔集團總收入僅12%。集團董事會秘書湯得軍表示,若能保持15%的市場佔有率,估計未來數年,脫硝業務每年的增長都超過50%。


現時國家要求火電廠的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將降至每立方米100毫克,火電廠因此要安裝脫硝裝置。以國電集團於內蒙古鄂爾多斯的東勝電廠為例,該電廠營運兩台33萬千瓦的火電機組,2010年先投入1200萬元為低氮燃燒器進行改造,把濃度降至每立方米200毫克,再安裝兩台共1.1億元的脫硝裝置,估計能在明年限期前成功達到排放標準。


電廠亦可快速回本

國電集團系內公司東勝熱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左銀華表示,安裝上述裝置後,電廠可利用更平價的燃煤,僅此一項,每年為電廠省下2000萬元煤炭成本,加上國家對環保改造項目給予的一次過補貼,電廠的脫硝裝置投入已經回本。另外,電廠還於2011年投入1.3億元於熱泵技術改造,每年節約5.4噸煤,估計6年便能回本。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