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南丫海難調查報告昨日公開,點名狠批海事處,因為今次竟然要犧牲39人之後,才發現這個政府部門逾10年接連出錯,終於鑄成大錯,充分反映政府對專業部門的監管存在致命漏洞,海事處是否冰山一角?如今由局長率領委員會檢討,是亡羊補牢的正確做法,但若只針對一個已經出事的部門,是否足夠?政府須舉一反三,認真檢視專業部門的內部審核機制,若有需要應該引入外力幫忙(例如獨立的專家學者),避免海事處的陋習在其他專業部門重現。
海難聆訊期間,海事處的荒謬錯誤陸續曝光,調查報告更指出海事處檢查船舶座椅安全的馬虎粗疏、沒有執行「須配備兒童救生衣」的規定又全無文字紀錄、驗船時連續多次錯失發現漏洞的機會,報告點名批評海事處做法「令人費解」,並對事件「感到驚訝、非常失望」。海事處的馬虎文化,連累39名無辜市民喪生。這宗海難充分暴露政府對專業部門的監管存在嚴重漏洞,必須徹底改革。
涉及海難的刑事及民事訴訟即將展開,誰要負上刑責或須民事賠償,最終會有定案;但政府部門的內部改革,必須立即推行。報告公開後,政府宣布由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領導督導委員會,聯同資深退休公務人員及私人機構管理人員,督導海事處檢查部門的管理、執法等範疇,又會空降一名首長級政務官加入海事處出任副處長,並領導一個高層「執行小組」輔助處長推行檢查與改革。政府決心改革海事處,態度正確,但不足夠。
調查發現,在「規定船隻要有兒童救生衣」一事上,海事處有法不執,改動政策又沒有文字紀錄,到底海事處內部誰要對此負責,報告沒有交代,張炳良表明會由海事處內部調查。此事被調查報告指為「是導致乘客罹難的一個原因」,失職者可能要負上民事甚至刑事的責任,如今竟由部門內部負責調查,調查者本身是否涉事者,公眾無法知悉,如此安排等同「自己人查自己人」,難以服眾。政府必須委任獨立於海事處的官員負責,必要時要引入相關專家學者參與,方能取信於民。
自己人查自己人
內部調查難服眾
海事處是專業部門,涉及專業技術的知識,單靠空降政務官或私人機構管理者也難以釐清部門的專業運作毛病何在。更重要的是,海事處的問題極可能只是政府眾多專業部門的冰山一角,過去屋宇署、機電署也在塌樓、嚴重電梯意外中被指監管不力,可見政府內部對專業部門的監督,極可能存在系統性的問題。
政府現時主要靠審計署、申訴專員公署等對政府不同部門做內部審核,但政務官並非萬能,不可能熟知所有專業部門的運作詳情,審計署亦只能就部門的衡工量值事宜作檢討,正如審計署過去也曾發表針對海事處的審計報告,但只能找出意外調查率、停泊位招標等問題,這次導致嚴重海難的種種荒謬行徑,審計署也未能察覺。因此,政府在監察專業部門時,應適當地引入外力,例如邀請獨立學者、專業學會代表等,再輔以資深政務官協助,建立一套嚴謹的「專業審計」制度,避免海難、塌樓、墜升降機等事故再次發生。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海難聆訊期間,海事處的荒謬錯誤陸續曝光,調查報告更指出海事處檢查船舶座椅安全的馬虎粗疏、沒有執行「須配備兒童救生衣」的規定又全無文字紀錄、驗船時連續多次錯失發現漏洞的機會,報告點名批評海事處做法「令人費解」,並對事件「感到驚訝、非常失望」。海事處的馬虎文化,連累39名無辜市民喪生。這宗海難充分暴露政府對專業部門的監管存在嚴重漏洞,必須徹底改革。
涉及海難的刑事及民事訴訟即將展開,誰要負上刑責或須民事賠償,最終會有定案;但政府部門的內部改革,必須立即推行。報告公開後,政府宣布由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領導督導委員會,聯同資深退休公務人員及私人機構管理人員,督導海事處檢查部門的管理、執法等範疇,又會空降一名首長級政務官加入海事處出任副處長,並領導一個高層「執行小組」輔助處長推行檢查與改革。政府決心改革海事處,態度正確,但不足夠。
調查發現,在「規定船隻要有兒童救生衣」一事上,海事處有法不執,改動政策又沒有文字紀錄,到底海事處內部誰要對此負責,報告沒有交代,張炳良表明會由海事處內部調查。此事被調查報告指為「是導致乘客罹難的一個原因」,失職者可能要負上民事甚至刑事的責任,如今竟由部門內部負責調查,調查者本身是否涉事者,公眾無法知悉,如此安排等同「自己人查自己人」,難以服眾。政府必須委任獨立於海事處的官員負責,必要時要引入相關專家學者參與,方能取信於民。
自己人查自己人
內部調查難服眾
海事處是專業部門,涉及專業技術的知識,單靠空降政務官或私人機構管理者也難以釐清部門的專業運作毛病何在。更重要的是,海事處的問題極可能只是政府眾多專業部門的冰山一角,過去屋宇署、機電署也在塌樓、嚴重電梯意外中被指監管不力,可見政府內部對專業部門的監督,極可能存在系統性的問題。
政府現時主要靠審計署、申訴專員公署等對政府不同部門做內部審核,但政務官並非萬能,不可能熟知所有專業部門的運作詳情,審計署亦只能就部門的衡工量值事宜作檢討,正如審計署過去也曾發表針對海事處的審計報告,但只能找出意外調查率、停泊位招標等問題,這次導致嚴重海難的種種荒謬行徑,審計署也未能察覺。因此,政府在監察專業部門時,應適當地引入外力,例如邀請獨立學者、專業學會代表等,再輔以資深政務官協助,建立一套嚴謹的「專業審計」制度,避免海難、塌樓、墜升降機等事故再次發生。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