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南丫島附近撞船事故調查委員,提出13項改善建議防止災難重現,其中6項針對現時的船舶裝備和船長船員要求,包括要求載客100人以上的船,船長至少每5年做一次體檢及視力檢查,夜晚或能見度低時須加派瞭望員當值;另船須配備「夠數」小童救生衣,並考慮增添嬰兒救生衣等。渡輪及船業界要求政府落實新建議時應給予合理過渡期,及向營辦商、船東提供資助,為原本合規格的船加添新要求的設備。
須有避碰雷達 船長5年一體檢
在船舶設置及配備方面,海難調查報告建議載客100人以上的船須有避碰雷達、火箭式降落傘照明彈等裝置;而各類船應備有足夠數量的小童救生衣,並考慮提供嬰兒救生衣。至於有防止船入水用途的水密門,報告建議海事處規定所有船的水密門裝設警報器,並連接至駕駛室。
倡海事處規定水密門設警報
另外,為確保海員體格及視力健全,報告建議載客100人以上的船隻,船長須至少每5年做一次體檢及視力測試,瞭望員亦須5年做一次視力測試;同類船在黑夜或能見度低時,要加派瞭望員當值。
針對報告提出一系列建議,天星小輪總經理梁德興表示,業界上周已開聯席會議,普遍盼政府一旦落實新建議,必須關顧不同經營者及船東現况,提供合理過渡期及資助安排。他解釋,部分小型例如提供街渡服務的營辦商,難有資源增添大量新設備,又要為海員安排恆常體檢,「政府不可今日講、明天要做到,對現時合符2007年規定的船東及營辦商,十分不公平」。
業界盼設過渡期資助
梁舉例稱,現時合格航行的船,部分的設計只適合擺放救生圈,若新規定必須擺放悉數的救生衣,可能涉及改裝船舶等大改動,要動用大筆資金。若干小型營辦商現時使用公眾碼頭,難有空間儲存救生衣等物資,「若規定小童救生衣要『夠數』,但船不夠空間擺放,大營辦商尚可存放在自家的碼頭,小營辦商則不知怎辦」。小輪業職工會理事長程岸麗歡迎報告提出的改善建議,但希望政府向船長、船員提供培訓資助及支援。
另外,13項建議中,餘下7項建議主要針對海事處的驗船要求和程序。
明報記者
須有避碰雷達 船長5年一體檢
在船舶設置及配備方面,海難調查報告建議載客100人以上的船須有避碰雷達、火箭式降落傘照明彈等裝置;而各類船應備有足夠數量的小童救生衣,並考慮提供嬰兒救生衣。至於有防止船入水用途的水密門,報告建議海事處規定所有船的水密門裝設警報器,並連接至駕駛室。
倡海事處規定水密門設警報
另外,為確保海員體格及視力健全,報告建議載客100人以上的船隻,船長須至少每5年做一次體檢及視力測試,瞭望員亦須5年做一次視力測試;同類船在黑夜或能見度低時,要加派瞭望員當值。
針對報告提出一系列建議,天星小輪總經理梁德興表示,業界上周已開聯席會議,普遍盼政府一旦落實新建議,必須關顧不同經營者及船東現况,提供合理過渡期及資助安排。他解釋,部分小型例如提供街渡服務的營辦商,難有資源增添大量新設備,又要為海員安排恆常體檢,「政府不可今日講、明天要做到,對現時合符2007年規定的船東及營辦商,十分不公平」。
業界盼設過渡期資助
梁舉例稱,現時合格航行的船,部分的設計只適合擺放救生圈,若新規定必須擺放悉數的救生衣,可能涉及改裝船舶等大改動,要動用大筆資金。若干小型營辦商現時使用公眾碼頭,難有空間儲存救生衣等物資,「若規定小童救生衣要『夠數』,但船不夠空間擺放,大營辦商尚可存放在自家的碼頭,小營辦商則不知怎辦」。小輪業職工會理事長程岸麗歡迎報告提出的改善建議,但希望政府向船長、船員提供培訓資助及支援。
另外,13項建議中,餘下7項建議主要針對海事處的驗船要求和程序。
明報記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