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常覺得自己生不逢時。大學時代沉迷文藝創作,拿了一個台灣校際文學小說創作獎,畢業後總是要找工作的,卻不想當傳統的圖書編輯和中文老師,回港後便一頭栽進時尚媒體界,也開始了我的文人夢醒。
黃毛丫頭年代,我總是有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創作念頭和欲望,初入職國際中文版時尚月刊,做香水專題,只會想到浪漫的女人香情懷,於是拍了一輯香水與愛情的故事大片,鏡頭朦朦朧朧,配合席慕容式的情詩,勾畫女性的心事,詩句還是我寫的,年輕時我真的是文藝小清新啊!結果我的慘烈下場不言而喻,也敲醒了我的創作夢,何曾見過時尚雜誌會出現文藝作品?
香港時尚媒體生態,最緊要內容和風格夠簡明實用和資訊豐富,最好多闡述品牌的故事和核心價值,以及報道活動和介紹產品,焦點集中,圖文清晰,好讓品牌公關們清楚計算媒體報道所佔的版面價值。只是作為觀眾,看本地雜誌就像看TVB的師奶電視劇。
品牌與文化界聯乘
豈料廿多年過後,中國的崛起,看內地時尚大刊,便常令我看得一楞一楞的,怎麽都像我年少時的雜誌概念,時尚與文學聯乘?常是中西交融的風格、產品與品牌的浮想聯翩以產生意象和象徵意義,散文與詩句配合時裝大片等。
另邊廂奢侈品牌亦開始探索與時尚文化界的聯乘合作,先有國際品牌Cartier與蔡康永的攜手合作,名嘴以感性筆觸書寫他的親情、愛情和友情小故事,Cartier Trinity三金指環的含義作聯繫,打動人心。亦有Chanel推新版Premiere女裝表,厚重書本型設計概念的catalogue,以時間的概念解讀作為主題,模仿新詩斷句式的感性抽象文字配合產品和生活化街拍大片。當然,我的自傳式體裁時尚歷程著作由Louis Vuitton辦發布會和銷售,作為他家的文化活動,也是一例吧!
不止是宣傳報道工具
不過,最精彩還是近日Prada與意大利出版社Giangiacomo Feltrinelli乾脆合辦文學比賽,力推Prada眼鏡,以探索眼鏡的隱喻作為主題,全球徵集創作4000至8000字的短篇小說,不限語文,冠軍獎金是5000歐元(約
51,000港元)!這害得我也即時心癢癢,第一次覺得文字有價!而不是只作為圖像化時代媒體眼中可有可無的點綴品,又或品牌公關眼中的免費宣傳報道工具。
可惜,Prada的文學比賽不發生在我年少時,只怕無力追回我的逝水年華。就算贏了,也恐怕在本地時尚媒體界縱然妙筆生花、想像豐富,最後還是要寫出品牌的新聞稿,認真一點的則是品牌文化研究,雖然品牌的專書和資料已汗牛充棟,但還是需要媒體即載體發布公之於世的。
文、圖 王麗儀
facebook www.facebook.com/janicewong831
微博 www.weibo.com/janicewong
編輯 梁小玲、胡可欣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