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陳小姐今年62歲,是一名退休人士,她在中港兩地都有投資及儲蓄。內地資產包括持有商舖,市值91萬元人民幣,預計在2017及2018年分別可收租9.38萬元人民幣,另外持有人民幣84萬元。香港方面,她持有19隻股票,市值約175萬元,基金34萬元,以及一個市值160萬元的物業。
陳小姐現時有一筆5.5萬元新資金,她想查詢應該如何利用新資金作合適投資,以及現時投資組合是否足夠退休之用。
二三線股風險大 換馬指數基金
首先在退休計劃方面,以現時陳小姐每月收入(包括存息、股息及基金派息),未必足夠應付退休開支。原因是,不計生活費,單是按揭供款已佔1萬元,每月盈餘僅1639元,未必能應付突發開支。幸而,陳小姐的按揭供款僅欠38期,約3年後完成供款,之後便沒有負債,屆時相信手頭資金可較充裕。在這段時間陳小姐可考慮將股票套現以應付日常開支。
筆者認為陳小姐的股票組合過度分散,單是持有的股票便有19隻,不單難於管理,而且令人有已有效分散風險的錯覺。陳小姐的股票組合中藍籌股及二三線股各佔一半,由於二三線股票的風險較大,並不適合作為退休投資,陳小姐可考慮在大市表現改善時適度減持股票,保留數隻高息藍籌股,然後將一些二三線股票換馬至較為穩健的資產,例如追蹤指數基金或債券,以享有更穩定的股息收入。
港樓價仍高 人幣資產回報穩
其次是陳小姐持有5.5萬元新資金,她正考慮投放在人民幣定存收息,還是在港買入多一個小單位(以新資金加上股票套現支付)作投資。現階段筆者不建議陳小姐多買一層樓,原因是政府雖已連番出招調控樓市,樓價未見大幅回落,現時樓價仍處於歷史高位。加上現時多買一層樓要支付雙倍印花稅,若陳小姐將物業放租亦要繳交物業稅,陳小姐現時持有的物業亦尚欠38期按揭供款,筆者認為此時不應再增加負債。
筆者認為,陳小姐將新資金投放在人民幣定存較理想,因為在內地作人民幣定存,存息高達4.2厘,回報吸引。近期人民幣匯價多次創新高,美元兌人民幣現水平為6.16左右,隨着內地進一步開放匯率市場化,相信長遠人民幣升值潛力足夠。
應有人壽醫療險 未雨綢繆
另一方面,陳小姐在粵西持有地舖投資,預料2017年起一年可收租9.38萬元,年回報率達10厘,加上具有升值潛力,建議陳小姐可繼續持有物業。
保險方面,陳小姐透露現時持有一份保額150萬元的保險計劃,筆者不清楚這份保險保障範圍是否足夠。不過陳小姐作為退休人士,應該購買一份包括人壽及醫療成分的保單,以為家人及自己未雨綢繆。
羅湋楠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證券分析員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 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陳小姐現時有一筆5.5萬元新資金,她想查詢應該如何利用新資金作合適投資,以及現時投資組合是否足夠退休之用。
二三線股風險大 換馬指數基金
首先在退休計劃方面,以現時陳小姐每月收入(包括存息、股息及基金派息),未必足夠應付退休開支。原因是,不計生活費,單是按揭供款已佔1萬元,每月盈餘僅1639元,未必能應付突發開支。幸而,陳小姐的按揭供款僅欠38期,約3年後完成供款,之後便沒有負債,屆時相信手頭資金可較充裕。在這段時間陳小姐可考慮將股票套現以應付日常開支。
筆者認為陳小姐的股票組合過度分散,單是持有的股票便有19隻,不單難於管理,而且令人有已有效分散風險的錯覺。陳小姐的股票組合中藍籌股及二三線股各佔一半,由於二三線股票的風險較大,並不適合作為退休投資,陳小姐可考慮在大市表現改善時適度減持股票,保留數隻高息藍籌股,然後將一些二三線股票換馬至較為穩健的資產,例如追蹤指數基金或債券,以享有更穩定的股息收入。
港樓價仍高 人幣資產回報穩
其次是陳小姐持有5.5萬元新資金,她正考慮投放在人民幣定存收息,還是在港買入多一個小單位(以新資金加上股票套現支付)作投資。現階段筆者不建議陳小姐多買一層樓,原因是政府雖已連番出招調控樓市,樓價未見大幅回落,現時樓價仍處於歷史高位。加上現時多買一層樓要支付雙倍印花稅,若陳小姐將物業放租亦要繳交物業稅,陳小姐現時持有的物業亦尚欠38期按揭供款,筆者認為此時不應再增加負債。
筆者認為,陳小姐將新資金投放在人民幣定存較理想,因為在內地作人民幣定存,存息高達4.2厘,回報吸引。近期人民幣匯價多次創新高,美元兌人民幣現水平為6.16左右,隨着內地進一步開放匯率市場化,相信長遠人民幣升值潛力足夠。
應有人壽醫療險 未雨綢繆
另一方面,陳小姐在粵西持有地舖投資,預料2017年起一年可收租9.38萬元,年回報率達10厘,加上具有升值潛力,建議陳小姐可繼續持有物業。
保險方面,陳小姐透露現時持有一份保額150萬元的保險計劃,筆者不清楚這份保險保障範圍是否足夠。不過陳小姐作為退休人士,應該購買一份包括人壽及醫療成分的保單,以為家人及自己未雨綢繆。
羅湋楠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證券分析員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 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