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志豪﹕信任大崩潰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03日 06:35
2013年05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人無信而不立,社會無信則不能運作。簡單如到超市買一片麵包,其實都包含了「信任」。我們信任大企業會監察並入口值得信任的麵包生產商、我們信任政府相關部門會監察並確保這些生產商的衛生質量、我們信任執法部門會嚴懲失信的營運商。


理想的購物環境,應該是除非為了格價,否則我們應該可以閉着眼、放心到任何地方購物。這是政府應當給市民的信任。


但這種信任正在崩潰。


南丫島海難報告,告訴社會沉沒的除了船,還有信任。有報章以「乜都錯」形容調查報告,細看結論,難說是誇張。


「南丫四號」迅速下沉,是由於船隻在設計、建造及檢驗過程,幾乎每個階段都有人犯錯,包括海事處、財利船廠等。應該有的水密門不見了,船廠根據錯誤圖則照造,驗船的海事處照收貨……每一個出錯的環節本來都代表了一種「信任」,市民信任相關部門的檢測,所以才能安心搭乘任何一艘陌生人操控的船隻,但結果卻是「信任崩潰」。


信任崩潰的後果是恐慌,難道以後市民要自行檢測所有公共設施是否安全?

四川地震的拒捐,其實就代表了這種「信任崩潰」,失去了對政府對個別慈善團體信任,市民唯有自救,罷捐慎捐,便是情理反應。


湯顯明事件引爆了廉署的「信任崩潰」,前專員帳目不清,現任專員也玩弄語言偽術,「未有與中聯辦吃飯」原來只是指「未有以公帑設宴款待中聯辦官員」。


廉署信任若崩潰,最大危機便是,市民便會懷疑廉署的正當性;大陸的反貪便被視為政治鬥爭工具,反貪的公信力大減。


銀行擠提,便是出於不信任;信任崩潰,政權焉能穩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