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對於為了5毫而興訟,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成員湯家驊指出,不論多收5毫抑或幾百元,俱屬濫收車資,市民有權投訴。但他批評律政署決定是否檢控被告時,除了入罪的理據,亦應考慮社會整體利益及公共資源,是否值得為5毫而動用法律資源起訴,有待商榷。
「金額多少皆屬刑事」
他表示,因濫收車資違反交通條例,不論金額多少都屬刑事罪行,無法以調解方式處理,故交通投訴組會將案件直接轉介警方。警方蒐證調查後,再由律政署決定是否訴諸法律程序,但過程中須考慮對社會的影響,他認為政府不應為5毫而浪費公共資源。
有資深警務人員表示,不論是日前有僱主控告外傭「打斧頭」15元的例子,還是今次的「5毫案」,警方都只是按程序辦事。他指出,不論金額大小,只要接到市民或相關機構要求調查,在初步證供成立下,警方均須按程序跟進,再交律政署決定是否起訴。前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若市民覺得司機多收車資,應在下車前查問清楚。他提醒市民,若對司機有不滿,可向交通投訴組求助(見另稿)。
乘客宜下車前查問
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主席黎銘洪表示,不少司機因找贖麻煩,常會多收或少收零錢,如19.5元會收20元,20.5元亦是收20元。他坦言,的確有司機會乘機多收5毫子當小費,「是有少許貪心,但說不上是存心蒙騙」,因咪表已顯示車資金額,若乘客覺得有問題,應即時查問,司機會立即找回零錢。他表示,今次事件是一個提醒,着的士司機要注意找贖,勿因為金額小而不找回零錢。
「金額多少皆屬刑事」
他表示,因濫收車資違反交通條例,不論金額多少都屬刑事罪行,無法以調解方式處理,故交通投訴組會將案件直接轉介警方。警方蒐證調查後,再由律政署決定是否訴諸法律程序,但過程中須考慮對社會的影響,他認為政府不應為5毫而浪費公共資源。
有資深警務人員表示,不論是日前有僱主控告外傭「打斧頭」15元的例子,還是今次的「5毫案」,警方都只是按程序辦事。他指出,不論金額大小,只要接到市民或相關機構要求調查,在初步證供成立下,警方均須按程序跟進,再交律政署決定是否起訴。前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若市民覺得司機多收車資,應在下車前查問清楚。他提醒市民,若對司機有不滿,可向交通投訴組求助(見另稿)。
乘客宜下車前查問
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主席黎銘洪表示,不少司機因找贖麻煩,常會多收或少收零錢,如19.5元會收20元,20.5元亦是收20元。他坦言,的確有司機會乘機多收5毫子當小費,「是有少許貪心,但說不上是存心蒙騙」,因咪表已顯示車資金額,若乘客覺得有問題,應即時查問,司機會立即找回零錢。他表示,今次事件是一個提醒,着的士司機要注意找贖,勿因為金額小而不找回零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