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三重壓力 致中國經濟反彈乏力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12日 06:35
2013年05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PMI反季節回落、PPI創近半年新低,這幾天陸續公布的4月份各項經濟指標接連釋放出「反彈乏力」的信號,唯一向好的出口資料也被認為因熱錢流入而虛高。在外需不足、內需不旺以及成本上升的重壓下,中國經濟未來一段相當長時間料將繼續在底部徘徊。


熱錢推高出口數據

前4個月,中歐雙邊貿易下降了1.3%、中美雙邊貿易增長了9.4%、中日雙邊貿易下降8.5%。但在對幾個世界主要經濟體出口下降的情况下,中國4月份出口增長14.7%,一舉扭轉3月份的貿易逆差,實現順差逾1000億元。


明顯的資料反差引發了媒體對於「熱錢流入」的質疑。一位官方人士表示,這種質疑是有道理的。他分析說,由於資本帳戶沒有開放,在貿易中虛增出口金額就成為熱錢進入的一個重要途徑。


目前,海內外的實際利差超過了10個百分點,熱錢即使是交出2到4個百分點的海關稅,也還可以穩賺6個點以上的利差。而前4個月內地對香港66%的異常增長和近1萬億的「無頭帳」的互相印證,更是讓熱錢的蹤影呼之欲出。


消費總需求出現萎縮

外需不給力,內需也因為一系列因素出現萎縮迹象。首先是房地產調控。從去年4季度開始,中國PPI出現了連續5季度的拉升,其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房地產投資的增長從4季度的16.7%跳升至今年1、2月份的22.8%。


然而中央2月2日的國五條讓房地產投資商的預期產生了變化,導致3月份房地產投資是回落的,和其相關聯的建材等行業也受到影響。


中央厲行節約的八項規定也是消費回落的一個因素。目前,內地大到高檔餐飲、會展酒店、小到鮮花、橫幅都受到影響。第1季度,高檔酒店餐飲收入下降了3.3%,「發財路」(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門口的大街)上的湘鄂情業績更是大降八成,被迫轉向低端消費者。


不過好消息是,和消費直接相關的就業目前尚未受到影響。人社部稱第1季度新增了300萬就業。失業率相關資料也僅僅是小幅回升。在就業形勢未受影響的情况下,反彈乏力的中國經濟也不具備大幅下行的風險。


人力土地成本逐漸上升

不過從長遠來看,成本的上升將成為中國經濟必須面對的挑戰。首先是人口紅利。雖然人口學者對人口紅利消失的時點存在爭議,但如果通過農民工工資連續上漲這一標準來判斷,中國人口紅利的拐點已經出現。


據了解,2005年前,如果扣除物價因素,中國農民工工資基本是一條直線。但從2007年至今,農民工工資每年平均漲幅超過15%,成為一個明顯向上的斜線。


土地使用成本也在提升,從2005年至今,東部每平米低價成本變動曲線的斜度已經超過了45度。


更為關鍵的是,目前,內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業品處供過於求狀態,這種局面意味着同樣要素投入所帶來的經濟增速將會逐漸下降。未來,靠政策刺激拉回經濟增速的空間日趨收窄。在這種局面下,如何避免經濟從減速變成失速,將成為政府面臨的一大考驗。


馮其十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