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中文報章於去年及今年初加價,12年來首次加價1元,當中報販多賺2毫。另外,近年不少雜誌加推「特別版」,以較高的售價附送貨品,其利潤較一般雜誌高,惟有報販指部分傳媒只配貨予連鎖便利店,同區的報紙檔無法分一杯羹。
有港島區報販透露,中文報章加價前售6元一份,若報販自行取貨,每份成本約3.9元,即每份賺2.1元,報章加價至7元後,成本升至約4.7元,即每份賺2.3元,變相多賺約2毫,惟近年賣報量大減,加價對報販幫助不大。
雜誌「特別版」利厚 未必可取貨
雜誌方面,報紙檔可用75折取貨,便利店則以8折取貨,但近年不少雜誌流行推出送禮物的「特別版」,但售價較高,報紙檔卻未必可取貨。以一本售50元的「特別版」雜誌推算,報檔一般以37.5元入貨,即賺12.5元,而售20元的普通版雜誌,只有5元利潤。
明報記者
有港島區報販透露,中文報章加價前售6元一份,若報販自行取貨,每份成本約3.9元,即每份賺2.1元,報章加價至7元後,成本升至約4.7元,即每份賺2.3元,變相多賺約2毫,惟近年賣報量大減,加價對報販幫助不大。
雜誌「特別版」利厚 未必可取貨
雜誌方面,報紙檔可用75折取貨,便利店則以8折取貨,但近年不少雜誌流行推出送禮物的「特別版」,但售價較高,報紙檔卻未必可取貨。以一本售50元的「特別版」雜誌推算,報檔一般以37.5元入貨,即賺12.5元,而售20元的普通版雜誌,只有5元利潤。
明報記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