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免費報及便利店夾擊下,5年內逾半持牌報販執笠,現僅剩約430檔。有「潮爆」五旬報販轉型求存,數月前厚着面皮游說電訊商,為800多個報紙檔及書報社免費安裝Wi-Fi谷人流;銅鑼灣的一個報檔上周率先啟用,讓市民免費用20分鐘Wi-Fi。他又有意將報檔變身「旅遊大使」及大搞微電影拍攝比賽,洗脫業界「 夕陽」形象,「報紙檔形象舊不是罪過,冲涼鴨幾十年前已經有,受歡迎正是因為求變!」
50多歲的的香港報販協會副主席林長富皮膚黝黑,身穿T恤,背着個「斜孭袋」,看似是平平無奇的報販,腦袋卻有不少鬼主意。
游說香港寬頻 800報檔裝
林長富於1994年與朋友開報紙檔,近20年來見盡行業盛衰,便利店愈開愈多、網上及免費報數量急增,現時光顧報紙檔的多是年長一代,持牌小販報檔已由5年前的800多間減少至約430間。即使近期中文報紙12年來首次加價,報檔每份報紙多賺2毫(見另稿),但「報紙10多年都不加價,報販收入追不了通脹!」
食環署不再發新報販牌,人人慨嘆報檔「步向夕陽」,林長富卻愈戰愈勇,他說報檔死穴是「舊」,故須「夠潮」吸引新客源,「舊不是罪過,冲涼鴨都是舊的,幾十年前已經有,受歡迎是因為求變!」
他年初主動致電兩間電訊商,花盡唇舌3個月,成功游說香港寬頻,在全港逾800間報檔及書報社,免費裝Wi-Fi,希望吸引旅客及市民聚集,並改為光顧報檔,而非便利店,「旅客來港要上網,介紹佢哋認識報紙檔,幫襯嘅機會就多咗」。銅鑼灣總統戲院旁的報檔是首個試點,顧客在報檔30呎範圍,可使用免費Wi-Fi共20分鐘。
派宣傳單張 變身旅遊大使
林長富亦慨嘆「好多年輕人已經唔去報檔」,協會下半年會舉辦以報檔為題的「路邊一段情」微電影拍攝比賽,讓青年了解報販辛酸,並在報檔加裝電視機播放勝出短片。另會舉辦「報攤設計比賽」,邀請市民設計報檔「大變身」,洗脫殘舊形象,並會參考勝出者作品設計報檔。
林說,報檔檔主多是熟悉地區的「地頭蟲」,將向旅發局建議,藉報檔派發宣傳單張,變身旅遊大使,並向旅客介紹地區美食,長遠可助宣傳香港,亦為報檔增加人流及收入。
不過,根據食環署規例,報攤除售賣報章雜誌,亦可售賣電話卡、香煙等12種物品,及展示相關貨品的合法宣傳品。對於報販安裝Wi-Fi及加裝電視播放短片是否符合規例,食環署回應,小販規例規定攤檔不得用作販賣以外的用途。
學者﹕未必能谷人流
林長富強調,「我只是為小報販爭取權益,亦無收電訊商錢,若真的不合符規例,我會盡力向食環署爭取」。
經濟學者林本利表示,不少市民使用手機上網服務計劃,安裝Wi-Fi未必能谷人流,使用者或僅在報攤旁上網,而不光顧。他建議報紙檔爭取售賣更多報章以外產品,增加盈利。
明報記者 邱雅錡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