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街」就是最好的武器,「佔領中環」的支持者大概如此認為。
這種觀點經不起推敲。一生爭取民主的台灣作家李敖在北大演講時反對以「上街」作為武器。他說,「自由主義是返求憲法」,「爭取自由也要有智慧」。
如果結合香港實際考量,可知「上街」絕非最好的武器。它縱然是一件武器,也常常導致兩敗俱傷。而且,「上街」無助於形成一套穩定的規則,耗費的成本極高,效果卻不大。
「佔領中環」的發起者可能認為,經過反國民教育後的政府妥協,採取更加激烈、目標更大的「佔領中環」,目標瞄準雙普選,試圖可以一勞永逸。
但是,反國民教育真的成功了嗎?政府被迫妥協後,關於教育「中國化」的問題只是暫時擱置,並未達成共識。很明顯,此後類似問題還在發生,甚至變得更加激進。
「佔領中環」能否如願以償,暫不去討論,但它必將帶來一個後果——街頭政治社會化、常態化,這之於香港社會、香港核心價值,必將帶來深度傷害,不得不令愛港者及早查察和思考。
自由、法治無疑是香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佔領中環」宣稱要「癱瘓金融中心」,不僅會破壞法制,同樣會破壞自由。當然,「佔領中環」的支持者有自己的說法。港人的核心價值若因此撕裂,是否值得?此外,和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香港的社會運動還缺乏經驗,目標過於宏大,取得的結果往往又不穩定,幾乎無助於解決實質問題,甚至掩蓋問題。從「佔領中環」來看,時間愈向後拖延,反而討論普選的時間就愈少,達成共識的可能性愈低。要知道,「一國兩制」和香港未來的政治體制在全世界都是空前絕後的政治創新,沒有成功經驗,需要更多理性和智慧,而非輕易的喊口號和示威遊行所能造就。
香港社會並不需要又一次「上街」,讓世界再次驚訝繁榮的香港成為「遊行之城」。香港真正需要一個有擔當的政府拿出方案,在民生上縮小貧富差距,在經濟上確定發展新動力。
「佔領中環」不僅會對香港的金融環境、兩地合作、民間交往造成負面影響,還將繼續使社會政治化、極端化,民生議題、經濟政策也變成政治,管理者難以施政,難以給民眾帶來實在的希望。
其實,所有人都認同,香港應該借助2017普選,穩定整個社會的政治秩序。但對於普選,現在還有複雜的程式需要討論。
開弓便無回頭箭
一些社會精英和反對派把時間用在計劃「佔領中環」,從另一個角度看,時間正在迅速流失,理性的論壇被鮮紅的標語取代,普選程式的重要討論不再受到關心,這也是最令人不安之處。
開弓便無回頭箭,社會運動就是如此。一旦充滿激情的人群走向不可控制的領域,發起者事先規劃的「先禮後兵」、「幾部曲」都可能付之東流。「佔領中環」會把香港社會導向何處,誰也不知。與理性的談判相比,「上街」的不確定性太大,所可能帶來的惡果甚至無法承受。望香港市民與「佔領中環」的支持者三思。
這種觀點經不起推敲。一生爭取民主的台灣作家李敖在北大演講時反對以「上街」作為武器。他說,「自由主義是返求憲法」,「爭取自由也要有智慧」。
如果結合香港實際考量,可知「上街」絕非最好的武器。它縱然是一件武器,也常常導致兩敗俱傷。而且,「上街」無助於形成一套穩定的規則,耗費的成本極高,效果卻不大。
「佔領中環」的發起者可能認為,經過反國民教育後的政府妥協,採取更加激烈、目標更大的「佔領中環」,目標瞄準雙普選,試圖可以一勞永逸。
但是,反國民教育真的成功了嗎?政府被迫妥協後,關於教育「中國化」的問題只是暫時擱置,並未達成共識。很明顯,此後類似問題還在發生,甚至變得更加激進。
「佔領中環」能否如願以償,暫不去討論,但它必將帶來一個後果——街頭政治社會化、常態化,這之於香港社會、香港核心價值,必將帶來深度傷害,不得不令愛港者及早查察和思考。
自由、法治無疑是香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佔領中環」宣稱要「癱瘓金融中心」,不僅會破壞法制,同樣會破壞自由。當然,「佔領中環」的支持者有自己的說法。港人的核心價值若因此撕裂,是否值得?此外,和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香港的社會運動還缺乏經驗,目標過於宏大,取得的結果往往又不穩定,幾乎無助於解決實質問題,甚至掩蓋問題。從「佔領中環」來看,時間愈向後拖延,反而討論普選的時間就愈少,達成共識的可能性愈低。要知道,「一國兩制」和香港未來的政治體制在全世界都是空前絕後的政治創新,沒有成功經驗,需要更多理性和智慧,而非輕易的喊口號和示威遊行所能造就。
香港社會並不需要又一次「上街」,讓世界再次驚訝繁榮的香港成為「遊行之城」。香港真正需要一個有擔當的政府拿出方案,在民生上縮小貧富差距,在經濟上確定發展新動力。
「佔領中環」不僅會對香港的金融環境、兩地合作、民間交往造成負面影響,還將繼續使社會政治化、極端化,民生議題、經濟政策也變成政治,管理者難以施政,難以給民眾帶來實在的希望。
其實,所有人都認同,香港應該借助2017普選,穩定整個社會的政治秩序。但對於普選,現在還有複雜的程式需要討論。
開弓便無回頭箭
一些社會精英和反對派把時間用在計劃「佔領中環」,從另一個角度看,時間正在迅速流失,理性的論壇被鮮紅的標語取代,普選程式的重要討論不再受到關心,這也是最令人不安之處。
開弓便無回頭箭,社會運動就是如此。一旦充滿激情的人群走向不可控制的領域,發起者事先規劃的「先禮後兵」、「幾部曲」都可能付之東流。「佔領中環」會把香港社會導向何處,誰也不知。與理性的談判相比,「上街」的不確定性太大,所可能帶來的惡果甚至無法承受。望香港市民與「佔領中環」的支持者三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