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文提到北京烤鴨要選填鴨來做,那何謂填鴨呢?吳瑞卿在《食樂有文化》一書中分享道﹕「鴨子是否好吃,首先講究鴨種。江南的鴨子養在北京的運河裏,多吃了漕船散落的穀米,變得膘肥肉嫩。經過數代改良,北京養鴨者又創始了用人工把穀物強餵的方法,故稱『填鴨』,這與法國人養取肝的肥鵝異曲同工。」
從文學角度,「填鴨」亦可用來比喻強令學生苦讀死背,不注重理解,只以應付升學考試的教育方式,即我們常說的「填鴨式教育」。
伸延閱讀﹕《食樂有文化》
作者﹕吳瑞卿
出版﹕商務印書館
◆資料提供﹕吳瑞卿博士
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先後主修歷史及中國文學,曾於中大崇基學院擔任學生輔導與通識教育工作。1988年移居美國後從事翻譯及廣告創作。
從文學角度,「填鴨」亦可用來比喻強令學生苦讀死背,不注重理解,只以應付升學考試的教育方式,即我們常說的「填鴨式教育」。
伸延閱讀﹕《食樂有文化》
作者﹕吳瑞卿
出版﹕商務印書館
◆資料提供﹕吳瑞卿博士
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先後主修歷史及中國文學,曾於中大崇基學院擔任學生輔導與通識教育工作。1988年移居美國後從事翻譯及廣告創作。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