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1)你接受學校體罰你的孩子嗎?為什麼?
關﹕不接受,因為我一向不主張體罰,也不贊成口頭恐嚇說會打他們。體罰可能會令小朋友害怕而變得聽話,但未能令其明白為何要跟隨大人的要求。
杜﹕輕微體罰可以接受,但可免則免,除非小朋友屢勸不改。但體罰對象至少應達小學生的年紀,因為幼童根本不會分辨對錯,施加體罰未必能收到預期效果,反而用其他較正面的方法教導會適合些。
許﹕這問題其實很難有簡單的「yes or no」答案。我自己是教育工作者,知道香港學校是嚴禁體罰的,所有老師其實都會小心處理,並避免跟學生有不必要的身體接觸。既然是犯法,所以我不會接受學校有體罰學生的可能。
(2)你接受學校採取哪些處罰方法?
許﹕每間學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懲罰制度,如記缺點、time out(冷靜)、detention(延遲享樂)等。囝囝6個月大開始上育嬰院,我曾見過小朋友之間發生推撞或爭玩具,老師會即時分開及制止,然後作簡單的口頭教導,我認為這已很足夠,因為老師仍要上課,如有需要,放學時會向家長交代。幼兒工作者應明白這階段小朋友的發展和特性,用引導方式去教小朋友。
關﹕我接受罰小朋友在naughty corner冷靜。雖然小朋友扭計時會令成人EQ驟降,但老師們均受過專業訓練,應懂得用有效的方法處理問題。
杜﹕輕微體罰如打手板,其他如罰站靜思、打掃。若他犯上較嚴重的錯如偷竊或作弊,或並非初犯,我可接受體罰,因體罰帶有些許羞恥感,對小朋友有警惕作用。
(3)如果事件屬實,你有什麼看法?如作為事件中學生的家長,你會怎樣處理?
杜:第一,被罰的小朋友年紀太小了,是否可以其他方法處理呢?第二,用膠紙纏手既危險又不人道,這個做法有點過火。如果我是事件中的家長,我會先跟校長了解,如果只是個別事件,我會交由校方處理但需給予合理解釋。
許﹕如果我是那名家長,會第一時間向小朋友了解,看看他是否記得此事,也會留意小朋友有沒有特別的情緒,當然一定要學校有個交代,也有需要由警方介入調查。家長在小朋友開始上學便要多留意其情緒,洗澡時也可檢查身體有否異樣,如不明的傷痕;另外可輕鬆問問他上學的情形,若他年紀太小未能表達,可考慮學習嬰兒手語,又或者透過繪畫去引導小朋友表達。不過最重要是家長應信任學校,多主動了解,不要反應過敏。
關﹕不接受,因為我一向不主張體罰,也不贊成口頭恐嚇說會打他們。體罰可能會令小朋友害怕而變得聽話,但未能令其明白為何要跟隨大人的要求。
杜﹕輕微體罰可以接受,但可免則免,除非小朋友屢勸不改。但體罰對象至少應達小學生的年紀,因為幼童根本不會分辨對錯,施加體罰未必能收到預期效果,反而用其他較正面的方法教導會適合些。
許﹕這問題其實很難有簡單的「yes or no」答案。我自己是教育工作者,知道香港學校是嚴禁體罰的,所有老師其實都會小心處理,並避免跟學生有不必要的身體接觸。既然是犯法,所以我不會接受學校有體罰學生的可能。
(2)你接受學校採取哪些處罰方法?
許﹕每間學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懲罰制度,如記缺點、time out(冷靜)、detention(延遲享樂)等。囝囝6個月大開始上育嬰院,我曾見過小朋友之間發生推撞或爭玩具,老師會即時分開及制止,然後作簡單的口頭教導,我認為這已很足夠,因為老師仍要上課,如有需要,放學時會向家長交代。幼兒工作者應明白這階段小朋友的發展和特性,用引導方式去教小朋友。
關﹕我接受罰小朋友在naughty corner冷靜。雖然小朋友扭計時會令成人EQ驟降,但老師們均受過專業訓練,應懂得用有效的方法處理問題。
杜﹕輕微體罰如打手板,其他如罰站靜思、打掃。若他犯上較嚴重的錯如偷竊或作弊,或並非初犯,我可接受體罰,因體罰帶有些許羞恥感,對小朋友有警惕作用。
(3)如果事件屬實,你有什麼看法?如作為事件中學生的家長,你會怎樣處理?
杜:第一,被罰的小朋友年紀太小了,是否可以其他方法處理呢?第二,用膠紙纏手既危險又不人道,這個做法有點過火。如果我是事件中的家長,我會先跟校長了解,如果只是個別事件,我會交由校方處理但需給予合理解釋。
許﹕如果我是那名家長,會第一時間向小朋友了解,看看他是否記得此事,也會留意小朋友有沒有特別的情緒,當然一定要學校有個交代,也有需要由警方介入調查。家長在小朋友開始上學便要多留意其情緒,洗澡時也可檢查身體有否異樣,如不明的傷痕;另外可輕鬆問問他上學的情形,若他年紀太小未能表達,可考慮學習嬰兒手語,又或者透過繪畫去引導小朋友表達。不過最重要是家長應信任學校,多主動了解,不要反應過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