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淺談咖啡﹕咖啡詞彙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18日 06:35
2013年05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你聽過SoftBrew這個字未?自精品浪潮興起,在不同地方聽到的新詞彙愈來愈多了。」一臉迷惘的,是本地咖啡界的資深品評家。他常在海外咖啡論壇網站貼文,為準備來港的外國咖啡愛好者作出提議。


「經過網上搜尋,原來是新西蘭某咖啡公司在2011年首次論及,用以形容V60手冲、 虹吸式和chemex壺等煮法。其實,沿用已久的filtered coffee不就是這個意思嗎?」他語帶不屑地說。


我回答道﹕「據我所知,SoftBrew是一個於2010年在米蘭發售的陶瓷咖啡壼,裏面的金屬濾網因不能有效阻隔咖啡油和細粉,所以做出來的咖啡口感醇厚,但很容易萃取過度。就像法壓壺(French Press),以及美國 Able公司的金屬濾網。」


大眾無所適從

「至於以soft來形容冲煮形式,可能是提倡者想將『人手製作』和意式咖啡的『機械製作』分開。但就像有espresso不用而偏要自創short black一詞,大眾很易無所適從。」誤會事小,誤導公眾便罪過了。我續道:「其實filtered coffee, brewed coffee, drip coffee等,都是坊間常見的叫法。總之就是非意式煮法吧。」


手冲咖啡≠精品

咖啡的產業鏈很廣闊,近年的精品化不但衝擊着下游業界對咖啡冲煮的認知,連在上游種植的農民彼此溝通時也衍生出很多新詞彙。例如至今還有人誤以為「手冲咖啡」等於「精品」,其實精品咖啡只是一個級別,而作出鑑定的,是杯測師。誠然,以人手冲泡最能表達豆內的原味,而任何咖啡豆磨粉後都可以用作手冲,只是質素所限,劣質豆所冲出來的咖啡層次欠奉。至於精品級別的豆,也很適合用來製作意式咖啡的。筆者友人在挪威的咖啡店所用的意式咖啡豆就清一色是COE比賽的得獎豆。


再好的豆,若烘焙或冲煮不當,造出來的咖啡都不會好喝。所以英國咖啡師James Hoffman曾指出精品一詞,分數、工藝,缺一不可。在敝店為外國客人介紹手冲咖啡時,我們會用craft coffee一詞去突顯工藝製作這部分,避免跟specialty混淆。


文、圖﹕Patrick Tam(精品咖啡店Knockbox店主,美國精品咖啡協會、歐洲精品咖啡協會認可咖啡師,美國CQI認可杯測師,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評審)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