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對於傳媒披露的七大領域改革,經濟學家、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認為,目前當務之急是收入分配和財政體系改革。
賀鏗指出,中國收入不公位處世界前列,不僅引起內需不足,而且引起許多社會矛盾,前年全國人大曾就此進行調研和建議,國務院去年也提出過改革方案,但收入不公牽涉許多利益集團,改革需有魄力,才可突破利益格局。
國有銀行壟斷增成本
對於金融改革,賀鏗形容路還很遠,「四大國有銀行一統天下是不好的,必須讓更多民辦銀行合法化,民辦銀行應該和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平等競爭,這樣才能使實體經濟融資更加方便。目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很高,大都是國有銀行壟斷出來,國有銀行有許多不合理的利潤,這是不應該的。」
至於財政制度改革,賀鏗認為下一步可能集中在加強預算及轉移支付(為解決財政失衡而轉移資金活動,主要是補助撥款)。賀鏗指出,目前專項轉移支付比例太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太少,應改至以一般性轉移為主。
在土地使用權方面,賀鏗預計改革方向可能是農民對承包土地有最終處理權,可根據自己意願自主轉讓;生產要素價格問題則應改變發改委管控許多生產要素價格的局面。
明報記者 楊歡
賀鏗指出,中國收入不公位處世界前列,不僅引起內需不足,而且引起許多社會矛盾,前年全國人大曾就此進行調研和建議,國務院去年也提出過改革方案,但收入不公牽涉許多利益集團,改革需有魄力,才可突破利益格局。
國有銀行壟斷增成本
對於金融改革,賀鏗形容路還很遠,「四大國有銀行一統天下是不好的,必須讓更多民辦銀行合法化,民辦銀行應該和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平等競爭,這樣才能使實體經濟融資更加方便。目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很高,大都是國有銀行壟斷出來,國有銀行有許多不合理的利潤,這是不應該的。」
至於財政制度改革,賀鏗認為下一步可能集中在加強預算及轉移支付(為解決財政失衡而轉移資金活動,主要是補助撥款)。賀鏗指出,目前專項轉移支付比例太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太少,應改至以一般性轉移為主。
在土地使用權方面,賀鏗預計改革方向可能是農民對承包土地有最終處理權,可根據自己意願自主轉讓;生產要素價格問題則應改變發改委管控許多生產要素價格的局面。
明報記者 楊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