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同淪經濟病夫 日泵水嘗甜頭 歐緊縮遭質疑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18日 06:35
2013年05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幾年,風光一時的歐洲和日本淪為《紐約時報》所形容的「世界經濟病夫」,雙方採取大相逕庭方式試圖挽回沉疴難愈的經濟。日本大舉「泵水」初見成效,首相安倍晉三昨乘勝追擊,表明要在未來3年採取一切措施刺激國內投資;另一邊廂,歐洲經濟至今未見起色,令緊縮政策再成眾矢之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形容緊縮是衰退元兇,連德國報章也出現「緊縮令歐洲經濟病情加深」講法。


安倍經濟學見效 日GDP再錄增長

日央行「雙QE」政策引發圓匯急貶日股狂飈,最新公布GDP更是連續第2季錄增長,令外界憧憬日本經濟可以走出廿年低迷期。安倍昨宣稱會推出新一波經濟改革計劃,表明未來3年要「移除所有妨礙本土投資的因素」,盡一切手段重燃國內企業投資意欲,目標是將年度投資額恢復至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70萬億日圓(約5.2萬億港元)水平。


對比之下,歐元區在德國力主下被迫厲行緊縮,但區內經濟仍接連6季陷衰退,連第二大經濟體法國也加入雙底衰退行列。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總裁普辛(Adam S. Posen)向《紐時》形容,「日央行支持復蘇,它做到了。歐央行支持經濟不景,它也做到了」。這令人尷尬的現實令緊縮政策再被推上風口浪尖。


奧朗德:緊縮是經濟衰退元兇

法國總統奧朗德周四發表上任一周年講話,聲言「歐洲正受困於緊縮政策帶來的經濟衰退」。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上月底亦首次承認,「緊縮政策已達歐洲民眾接受極限」,建議兼顧增加開支以刺激經濟。即使在德國,《商業日報》也形容歐洲經濟持續沉淪,是「因為我們過度緊縮」,「區內經濟初期暫見衰退是計劃一部分,但現實上衰退是如此恐怖地漫長,令人懷疑,歐洲走上的路是令自己病得更深,而不是更健康」。


不過,有德國經濟學家仍堅信緊縮政策的收成將臨。科隆經濟研究所總監許特爾(Michael Hüther)接受《紐時》訪問,強調「特別財政刺激計劃並無必要」,指西班牙、希臘和葡萄牙等國的出口已有改善迹象,「我對(歐洲經濟形勢)明年出現大逆轉(即重回增長正軌)感到樂觀,追隨日本做法並非好提議。」


德專家:對明年重回正軌樂觀

事實上,西班牙昨日公布自1971年以來首都錄得月度貿易順差,其中非歐盟地區出口額比去年同期上升20.8%。桑坦德銀行行政總監因西亞特(Juan Rodriguez Inciarte)亦向CNBC稱,估計西班牙的持續衰退會在年底告一段落,「我們會在今年第二季見到GDP增長達到最低點,但在第三季或第四季會開始看到正面的消費者需求」。


安倍經濟學是成是敗仍是未知數,歐洲此刻的艱難日子是黎明前夕的黑暗,還是死路一條,尚須時日驗證。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經濟形勢轉好的兆頭,或已令吞下緊縮苦藥的歐洲倍感羨慕,不免為此動搖。


明報記者 周宏量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