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建生:緬甸解禁 加碼投資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18日 06:35
2013年05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正當近期市場對緬甸概念投資有所留意之際,上市公司建生國際(0224)早於90年代初,已聯同當地旅遊局合作,涉足酒店投資。雖然期間因為亞洲金融風暴及緬甸受到國際制裁,致他們的緬甸酒店投資表現「插水」,但是如今當地市場「翻生」,該集團董事總經理吳繼泰直言,擬在緬甸加碼投資,並且會借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平台,物色長線的投資機會。


建生國際90年代初,見緬甸旅遊業前景向好,加上當時每年均有10多萬遊客到訪,因此便透過持股27.71%的聯營公司,和緬甸旅遊局合作,在仰光取得鄰近高價地段的Inya Lake Hotel,位於市中心的Strand Hotel及Thamada Hotel三個酒店項目,組成合營公司經營。建生應佔投資約為1000萬美元。


酒店去年盈利 等於之前5年總和

吳繼泰指出,當時三間酒店屬緬甸最好的酒店項目,並無遇到競爭,因此在經歷了5年至6年好的經營後,已經清還按揭貸款。然而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加上緬甸遇到國際制裁,這三間酒店在之後十多年表現愈來愈差。


苦守10多年後,吳繼泰表示,他們在緬甸的三間酒店自2011年開始轉入佳景,到2012年單一年的盈利,更是2011年的盈利之3倍,超過97年業績,亦相當於2011年之前5年的累計盈利總和。自今年以來,該三間酒店的經營成績更超過他們的預算。


緬甸2012年接待100萬名訪客,單是經機場入境的訪客人數便達50萬名,當中有30萬名為遊客,餘下為從商者及水手。相比泰國每年接待1700萬名遊客,尚有距離。因此,吳繼泰認為:「只要(緬甸)開放,生意會好,第一受惠就係旅遊業。」


將留意農業基建投資機會

原來,緬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便是全球米倉,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只是在1962年奈溫上台之後,經濟開始走下波,才被泰國後來居上。今時今日,當地缺基建、缺路甚至缺電。


在吳繼泰眼中,緬甸的投資機會又豈止旅遊業。他說,若農業及基建有機會,他們也會留意,吳氏家族更早已率先涉足當地農業投資。


至於地產市場方面,他認為,就算緬甸容許獨資及合伙參與地產項目,但是在分契及業權方面相關的法律有待完善,若非興建高樓大厦,一般樓房的地積比率難有確實的數據。因此他們在地產投資方面會保持觀望。


明報記者 陳偉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