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助低收入家庭學生拓體育潛能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19日 12:00
2013年05月19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壁球運動員歐詠芝上周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舉行的第17屆亞洲壁球個人錦標賽中,勇奪女子組冠軍,成為香港壁球史上首位亞錦賽冠軍,也是贏得這項亞洲壁球殊榮的第一個中國人。這實在使我們高興。

 

   近年香港精英運動的水平不斷提升,不少年輕運動員更躋身世界級之列,在國際體壇大放異彩,例如羽毛球運動員吳詠瑢和鄧俊文,在今年3月舉行的德國青少年公開賽中勇奪混雙金牌,劍擊運動員張藝馨4月上旬則在克羅地亞舉行的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女子佩劍項目中獲得金牌。

 

   在體育賽事中爭取好成績,固然要有拔尖的訓練,同時更需要有普及的基礎。目前第四屆全港運動會正在舉行,這是在社區普及體育運動的盛大項目,向市民推廣強身健體的信息,同時,通過全港18區健兒的踴躍參賽,從中也會有年輕好手脫穎而出,成為可栽培為精英運動員的儲備人選,有朝一日代表香港出賽。特區政府聯同各體育總會,設計了各種措施,發掘更多具潛質的年輕運動員,以及一直積極推展梯隊培訓計劃,推動體育長遠發展。

 

   優秀運動員需要自小培養,所以在學校裡開展體育運動十分重要。近年學校裡的體育課程普遍有所強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也開設了精英運動員進學校輔導的支援計劃。將推出的另一新措施,是自2013至14學年開始,政府將撥出資源,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支援,讓他們有機會發展體育潛能。

 

   年輕學子要在運動場上有出色的表現,除了天賦的條件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外,適切的培訓也十分重要。一些基層家庭由於難以負擔運動器材、裝備以至交通費等方面的開支,以至子女往往未能參與體育訓練,甚至不能夠加入校隊去參加訓練和比賽,發揮所長。

 

   過去數月,我們已經與香港學界體育聯會磋商,手準備推出新措施,參考「關愛基金 --- 校本基金(境外學習活動)」等計劃後,訂立了基本政策框架,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適當支援,令他們有機會發展潛質。雖然現時已有資助清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計劃,新計劃則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發揮體育潛能,鼓勵他們加入校隊接受有系統的訓練,繼而參與學界比賽,追求更高、更強、更快的目標。

 

   我們向全港過千間中小學派發了問卷,邀請學校就計劃提出意見。在收回的問卷中,大部分學校均表示有興趣參與支援學生體育運動的計劃,亦提出了不少意見,有助我們制訂細節。

 

   體育委員會經過商討後,批准與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合作落實新計劃。按計劃,每間學校每年可獲最高10,000元的資助額,申請資助的項目包括個人裝備、交通費用及校隊訓練的教練費,而每名學生每年可獲的最高資助額為3,000元。我們相信校方對學生的體育潛質及家庭狀況最為了解,因此計劃給予學校較大彈性,讓他們靈活運用撥款。

 

   我們預期於暑假前邀請學校提交申請。為避免增加學校和老師的行政壓力,我們特意簡化申請程序,會於學年完結後以實報實銷的形式把資助金額發還給學校。我們會根據實施成效,不斷優化,令更多學生受惠。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5月19日在其網上專欄發表的文章。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